长兴:积极开展保护白鹭家园工作
发布时间:2004-12-15 07:48
字体:【大 中 小】
在长兴县出现的“白鹭戏水”、“群鹭飞舞”、“牛鹭同乐”的生态场景,曾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白鹭已飞走越冬。但为了明年再现“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动人景象,长兴县正积极开展保护白鹭家园的工作。
由于白鹭对大气、水质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因此,白鹭又被称为环境的“监测鸟”。在长兴,不光吕山乡有白鹭,水口乡沉其岭、金山,林城镇浮云山、上师村,甚至县城龙山新区的湿地也有白鹭群栖群归,飞翔觅食。栖息地面积达3000多亩,白鹭合计数量为5万羽左右,并呈现进一步增多的趋势。今年还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黄嘴白鹭。
日前,浙江省林学院的朱曦教授在县林业局的邀请下,再次带领研究生来到长兴县指导调研,并准备就长兴县鸟类资源调研和保护的课题进行研究。他认为,规划建设白鹭自然保护区十分紧迫和必要。以往由于狩猎、捕鸟、开矿取土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生物物种逐渐减少等自然现象,说明规划小区生态系统的脆弱。为防止人为破坏,净化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鸟类生存环境,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筑巢安家和栖息,亟须进一步加强保护。
为进一步加强对白鹭等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县林业局规划建设吕山白鹭自然保护小区:该自然保护小区面积412亩,分布白鹭主要种类有3种,数量约1.5万羽。整个小区的规划工作已基本结束,并与该乡政府及相关村签订了建设管理协议书。规划469亩的龙山白鹭保护小区,目前有3种白鹭,共300羽,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黄嘴白鹭数量较多。从8月中旬开始,林业局已在白鹭觅食活动区域设置宣传、保护标牌,并指派2名专职人员负责看护、放食。坐落于林城镇石英村浮云山的白鹭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其栖息地面积1500亩,白鹭种类有3—4种,最多时超过2万羽。目前已在通往白鹭栖息地的主要路口设立宣传保护牌,专人看管。
自然保护小区本着以保护为主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对自然保护小区实行禁伐、禁猎、禁火和禁止采石、取土、拣拾鸟蛋等一切人为破坏活动。全面开展封山育林、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对自然保护小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全方位保护。在实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对国家和省级公布的有科研价值的动植物实行重点保护,使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对象明确且具有特色。同时,还计划在自然保护区内适当放养、繁殖一些泥鳅、小虾之类的水生动物,作为白鹭的食物补充;山间小道的修筑避开白鹭繁育高峰期;在植物配置设计方面,计划近日将在树木稀疏的林木空闲区域地段,补植一些适合白鹭和其它鸟类栖息筑巢及觅食的浆果类和苦楝、乌桕、山苍子等彩叶树种,从而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安营筑巢栖息。
据介绍,根据长兴县白鹭栖息的现状,今后1—2年内,长兴县将建立白鹭自然保护小区5—8个,栖息面积扩大到5000亩。同时申报白鹭驯养繁殖及栖息地保护的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