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湖州  >  著名人物  >  人物传记
诸 乐 三
字体:【

  诸乐三(1902—1984),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号南屿山人,孝丰鹤鹿溪(今安吉塘浦乡)人。生前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小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及浙江省四届政协常委。

  乐三幼年得其父诸献庄启蒙,诵读诗词,兼涉书法,14岁已能赋诗作字,常为乡邻书写楹联匾额。19岁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医,得名医丁甘仁器重,并从吴昌硕学艺。民国12年(1923),医专毕业,因仲兄诸闻韵赴日考察,代其兄在上海美专授课,颇得校长刘海粟赞赏。后辗转沪、杭一带行医作画。不久,弃医从教,先后于上海美专、昌明艺专、中华艺术大学等校执教。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后,毅然携眷返回故里,执教于设在孝丰的省立浙西第—二临时中学、省止浙四第二临时师范学校。期间,还经常为贫苦农民施医施药,不取分文,深得群众称道。抗战胜利后,先在省立湖州师范任教,后重返上海美专执教。不久,应聘于杭州国立艺专(后改浙江美术学院)执教,直到解放后。

  乐三颇得吴昌硕艺术旨趣,吴氏曾称“乐三之作,能得我神”。既继承吴氏熔诗、书、画、印于一炉的特点,又博采众长,吸取青藤、白阳、石涛、任颐诸大家之长,擅长写意,工花鸟、山水,作品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朴素醇雅、浑厚华滋、古茂雄秀之特色。书法以钟繇入门,后攻汉魏碑,及二王、倪(瓒)、黄(道周)等;篆书则习石鼓文,兼收钟鼎、甲骨与砖瓦文字。他的金石篆刻从秦汉古钵化出,由古籀甲骨入印,别开蹊径。

  乐三执教美术凡60年,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著有《诸乐三书画篆刻集》、《希斋诗抄》、《希斋印存》等。

  晚年,为家乡筹建吴昌硕纪念馆,热忱献力。1984年病逝于杭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