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湖州  >  著名人物  >  人物传记
俞 樾
字体:【

  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与李鸿章同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授编修。五年充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七年七月,御史曹泽弹劾他所出试题割裂经文,险遭杀身之祸,后经保奏,革职为民。八年春,南归,居苏州饮马桥十年返德清后辗转绍兴、上虞、宁波、上海等地。同治四年(1865)秋,经两江总督李鸿章推荐,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嗣后,又讲学于上海求志书院、沽经精舍,以及湖州菱湖龙湖书院、长兴箬溪书院、德清清溪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其中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时间最长,达31年,直至79岁时方辞去讲学之职。为一时朴学之宗。同治十三年,在苏州马医科巷购地建宅,屋旁余地成曲尺形,叠石凿池,栽种花木,题名曲园。光绪元年(1875),新屋落成,李鸿章为其题额:“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光绪二十九年,乡举重逢(中举人满60年),复任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7年2月5日)卒,葬杭州西湖三台山东麓。

  一生布衣素食,勤于治学,在经、子、小学诸方面成就卓著,著有《群经于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其中《古书疑义举例》乃俞樾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结晶,主要论述古汉语语法和对古书校勘的方法,以及运用文字学、音韵学和校勘学的知识,总结出校勘古籍和音训方面的若干规律,备受学者重视。此外,还写下大量诗词、笔记,保留不少学术史、文学史方面的珍贵资料。所著各书总称《春在堂全集》,凡500余卷。

  俞樾在数十年的讲学生涯中,培养如戴望、黄以周、袁昶等大批学术人才。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是他的得意门生,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也曾随学辞章和文学、训诂。据《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载:俞樾执教时,两浙知名人士,“承闻训迪,蔚为通材者,不可胜数”。其声誉远播日本,一些日本学者慕名渡海而来,在其门下受业。

  俞樾还热心出版事业,主讲杭州诂经精舍时,一度任浙江书局总办。精刻子书22种,海内称为善本。

  其生平事迹,主要收集在门人章太炎的《俞先生传》,以及周云青、徐激、尤莹、陈乃乾等编的《俞曲园先生年谱》。在《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书中均有专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