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湖州  >  著名人物  >  人物传记
沈 约
字体:【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武康县余不乡(今德清县城关镇)人。13岁时,父璞被杀,家境贫困,但立志读书,昼夜不息。其母恐其积劳成病,常减油灭灯,促其早睡,然灭灯后仍背诵不辍。南朝宋末,官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尚书度支郎。齐初,任步兵校尉兼书记。常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跳、陆倕切磋诗文,号称“竟陵八友”。隆昌元年(494),任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今金华)太守。曾登金华婺江北岸的玄畅楼,赋诗8首,时称绝唱,该楼后因此更名八咏楼。齐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征聘为五兵尚书,调任国子祭酒。中兴二年(502),萧衍任相国,进爵梁王。沈约与范云共劝萧衍称帝,及衍即位,官尚书右仆射,封建昌侯。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太子少傅等职。天监十二年闰三月卒于家,谥曰隐,葬蔺村(今德清县下舍镇群益百子堂)。

  沈约平生俭仆,爱典籍,藏书两万卷,在南朝宋、齐、梁三代,堪称全国最大藏书家。和谢跳、王融等人所作诗歌,句式工整,注重声律、对仗,时称“永明体”。与周颐等创倡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积极影响。著《四声谱》(已佚),自称“入神之作”。所作乐府《临高台》、《夜夜曲》、《咏青苔》、《六忆》等,婉转动人,颇具情致。齐时,敕撰国史,兼著作郎,著《齐记》20卷。又据何承天、徐爰诸家宋史旧本,撰《宋书》100卷。梁时,撰《梁武纪》14卷、《梁仪注》10卷。所遗诗文,后人辑为《沈隐侯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