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 活动简报 |
长兴县实施治懒治庸“四项制度”
切实提升部门服务效能
1、公开承诺制。公开承诺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任务、作风建设和勤政廉政等三大块内容,提出本单位在改进作风、提高“三服务”水平、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使乡镇(街道)、部门领导干部明确发展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并将承诺的内容通过长兴电视台、《长兴新闻》等媒体进行书面公开。同时,组织10个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县级部门和16个乡镇主要领导,通过接受采访的形式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2、集中点评制。通过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专项督查、聘请效能监督员定期督查等途径,切实找准部门在开展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年中适时分组召开“点评会”对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点评,形成一定的声势,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督促制定整改措施,促进部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3、季度预警制。开展“效能建设提速奖”争创活动,实行“每月记分、每季考评”,通过日常监督、明查暗访、专项检查等,对参评单位按照评选指标分别进行动态考核。对在季度考评总分排名末三位的,或者本季度内有3个以上的评选内容被扣分的部门,实行黄牌警告、季度预警,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将争创活动与部门绩效综合考核相结合,对被“黄牌”警告的部门,按警告次数相应从年度部门综合考核中扣分。今年以来,已有3个部门被黄牌警告。
4、定期评议制。推行机关效能监察指数定期评议制度,机关效能监察指数由参与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执行作风效能制度规定、服务企业情况评议、群众评议和电子监察、投诉件办理、效能监测点评议、纪律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构成,效能监察指数每季度评议一次,结果予以通报或者在有关媒体上公布。同时实施预警纠错,将定期评议的情况,向相关单位反馈,督促整改。(长兴县作风办)
安吉县公安局积极探索警务为民新路子
安吉县公安局从改革农村警务机制入手,建立农村警务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触角伸向农村、把警力推向农村,使警务能够更直接、更迅速地为群众服务。
一是试点推行“流动警务”模式。为有效解决偏远山区地广人稀、村民居住分散与派出所警力不足、警务工作难以全面覆盖的矛盾,在杭垓镇派出所试点推行“流动警务”模式,实施“五定”工作法,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车辆、定职责,深入基层,开展相关公安业务和便民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共为群众现场办理各类户口手续50余起,接受群众咨询320余次,现场处置各类报警21起,共发放各类宣传单2000余份,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210余次,现场调解村民纠纷20余起,获取案件线索10余件。
二是建立交警“平安服务队”。针对杭垓、章村等乡镇地处偏远、农民群众办事不便等实际困难,建立定期开展车管业务、交通安全宣传下乡活动机制,专门抽调人员组成平安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下乡服务活动,把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今年共下乡服务76场次,验审车辆3865辆,驾驶证业务办理1145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根据群众需求,安排临时预约,及时开展上门服务56场次。同时进驻大康、超亚等企业服务20场次,进一步延伸了交通安全管理的触角。
三是加强农村消防专职队伍建设。针对全县区域面积广、灭火救援任务重且消防专职队伍薄弱、装备不完善的实际,深入基层,逐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大力加强农村消防专职队伍建设。争取县政府1600余万专项经费,从而保障了消防队伍和装备建设。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新建乡镇消防站2个,新建乡镇消防队伍2支,改建原有2支乡镇消防队伍,有效构筑覆盖全县的整体火灾防控体系,农村地区消防安全工作得到了加强。(安吉县作风办)
德清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四项活动”促效能提升
一是开展“读书修身”活动。依托“干部在线学习网”、德清党建网、“手机党校”等载体组织学习,大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在党员干部中认真抓好“荐、读、写、赛、考、评”等6个环节,要求每个党员选读五本书,年底撰写体会文章,并进行交流。
二是开展“媒体引领”活动。以《今日德清》和德清新闻网两大媒体为平台,注重发现、推广和表彰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今日德清》配合活动实行跟踪报道、开设专栏,发挥县内主流媒体舆论推动作用;德清新闻网首页开设专题及时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与《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湖州日报》、浙江在线等媒体的联系,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是开展“岗位竞赛”活动。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开展思想、技能、绩效比赛活动。着重开展新闻写作、编辑版面、新闻网业务、广告版面设计、团队广告会展等五项竞赛,切实促进机关全体党员和员工提升政治思想、作风形象、业务素质和工作绩效,从而推动单位整体综合能力的大提升。
四是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以“廉洁高效先锋”为主题,全面落实“千人评议机关(单位)”活动的各项要求,切实解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提升本单位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通过查思想、查作风、查成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机关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引导到完成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上来。(德清县作风办)
吴兴区妇联念好“三字诀”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
吴兴区妇联念好“快、实、精”三字诀,力求在“快”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突破,在“精”字上求发展,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热爱的“温暖之家”。
一是贯彻行动力求“快”。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妇联组织坚强有力、妇联干部充满活力、妇联工作科学发展”要求,使妇联工作在工作定位上,由联系沟通、交流信息为主,向主动工作、扎实干事转变;在工作方法上,向真正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转变;在工作内容上,向提升妇女素质、丰富妇女群众生活、满足广大妇女的精神需求等更高层次的全方位服务转变,推动妇女工作快速发展。
二是提升效能力求“实”。多渠道挖掘妇女受教育的资源,采取“政府买单、妇联领办、妇女受益”的培训途径,举办了12期妇女创业培训班,组织300多名妇女参与市区联动“春风送岗位、妇女得实惠”女性用工专场招聘会。深入推进幸福家园建设,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不让毒品进我家,禁毒宣传进万家”以及“改善人居环境,尽我巾帼之力”为主题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等。主动服务联系项目、企业、村和社区,走访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指导乡镇建立“巾帼维稳志愿者队伍”。加强与吴兴农村合作银行的“巾帼创业创新贷款”项目合作,发放巾帼创业贷款达1532万元,开展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活动,为100名贫困母亲送上10万元慰问金。
三是打造特色力求“精”。引导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向妇联干部推荐22本政治理论、妇女工作业务以及科技、金融、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必读书籍,并提出了“精读一本,达到悉心悟彻、通览透视”和“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解一个难题”的要求,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围绕创建“南太湖农村幸福社区”目标,开展“科技文化进家、美德进家、健康进家、洁净进家、法律进家”的“五进家”活动。推进“妇女创业创新、妇儿权益保障、幸福家庭创建、组织固本强基”的“四大行动”,实施“妇儿维权温馨服务联盟”、“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一批项目,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引领妇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 (吴兴区作风办)
南浔区人口普查办五措并举
保障人口普查工作高效实施
南浔区人普办推出狠抓基础保障、各方联动、宣传造势、培训试点和业务推进等五项举措,为下一步清查摸底和全面登记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一、狠抓五项落实,巩固基础保障。一是机构组建到位。全面完成区、镇两级人普机构组建工作,全区241个普查区相应建立工作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挂帅,抽调精干力量参与。二是经费保障有力。区、镇(开发区)财政部门全力支持和保障人普工作经费和“两员”补贴落实到位,目前已累计投入经费近110万元。三是人员配备到位。区、镇(开发区)人普办共抽调工作人员59名,选调指导员441名,普查员1960名。四是场地落实到位。区、镇两级人普办全部按照要求实行独立办公,仓库及数据录入用房均落实到位。五是责任落实到位。区人普办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制订了总体工作计划和相关考核制度,各镇(开发区)均相应落实了具体工作职责。
二、狠抓各方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一方面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区级相关部门和金融、通信、广电等单位的支持配合。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联络员联镇(开发区)制度和人普工作进展周报制度,强化组织协调。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动,形成了人口普查工作合力。
三、狠抓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在区政府网站开设人口普查专栏,在《南浔时讯》刊登人普宣传口号和人普知识,利用学校、银行网点、通信网点的LED屏滚动播放人普宣传口号,以“村村通广播”为载体,播放人普专题节目,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人普、人人支持人普的浓厚氛围。
四、狠抓培训试点,锤炼业务技能。以市级综合试点在我区南浔镇辽西村、辽西社区开展为契机,组织近80名业务骨干全程参与,通过实战提升业务水平,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同时结合实际精心准备培训课件,分三期对全区近500名指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安排测试与讲评,确保基层业务骨干熟练掌握人普业务技能。
五、狠抓业务推进,确保业务质量。紧紧围绕查实查准人口数量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提高工作质量。目前,全区人口普查工作进展快速有效,相继完成全区外出人口调查、现有人口和出生死亡人口调查、户口整顿、普查区清单及地图边界核对、 “两员”选调与指导员业务培训、普查小区划分等工作。(南浔区作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