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 活动简报 |
【服务业动态】
黄金周里“黄金热” 假日市场“婚宴火”
--“十一”黄金周消费市场运行特点
“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市消费品市场再现高潮。节日期间,我市商品供应充足,上市食品安全,经营规范有序,市场供需两旺,尤其是金银珠宝、婚宴消费成为本轮黄金周市场最大的亮点。据监测统计,
一是商品供应丰富,价格基本稳定。节日期间,全市各商场、超市市场商品投放量达到22亿元,其中9家重点监测商场、超市商品投放量比平时增加两成以上,有效保证了节日市场供应,满足了多层次消费需求。节日市场运行平稳,价格基本稳定,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舒心消费、轻松消费的良好条件。 二是促销活动多彩,注重多元结合。节日期间,各商家针对节日消费特点,突出喜庆式氛围、人性化消费的特色,精心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掀起黄金周销售热潮。入驻爱山广场步行街区的天虹百货于
【典型人物】
用科技加速“超威”转型升级
——记“浙江省优秀企业家”周明明
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周明明,今年荣获了“第九届浙江省优秀企业家”称号。1995年,周明明毅然辞去长兴县一家高级中学教师公职,创办了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借助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电动助力车在国内市场的兴起之势,他带领“超威”公司从一个8000元资本的作坊发展到总资产达8.2亿元、销售收入36亿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其本人先后荣获 “中国十大创业英才”奖、“中国商标战略创新领军人物”、“‘浙商新锐’科技应用新锐奖”等。
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周明明的精心组织下,“超威”先后成立“省级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浙江超威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福州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高等学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对当前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如“全胶体电池”、“内化成工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等进行科技攻关,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部分已经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完成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火炬重点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共取得授权专利54件,专利拥有量居行业领先水平;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1项。他亲自主持、参与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个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5件。主持省级新产品开发项目3项,承担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火炬重点计划项目1项、国家新产品开发项目2项、省火炬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1项。获市、县科技成果进步奖4项。去年他荣获“中国民营科技发展杰出贡献优秀企业家”称号。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市场造成的巨大冲击,周明明果断采取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措施。去年投入2亿多元的“超威绿色能源科技创业园”一期工程已于当年10月份竣工投产;在一期工程竣工当月又再次投资2.5亿元,新建“超威研发中心大楼”和锂电、电动汽车用电池、储能电池生产线主厂房,以进一步强化研发软件和硬件建设,增强新能源产业化能力。在他的倡导下,“超威”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对企业专利、注册商标等方面实行系统化管理。公司还聘请律师,不定期地为技术人员、行政人员进行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增强了全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目前,“超威”被认定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市科技局 赵新荣 超威公司 刘建铭)
【简讯】
●我市推进特色重点企业实施专利见实效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六大产业振兴规划和三大省级产业集聚区的重点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引导企业依靠专利战略的实施增强产业竞争力,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对243家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的调研,专利授权总量达1025件,占全市总量的34.9%,专利申请1400件,占比42.5%,发明专利授权占全市总量的比例超过了90%,发明专利新申请339件,占比74.2%,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相对最高,分别有280件和120件。(市科技局 赵新荣 陈燕)
●2010省渔业博览会我市取得五金四银二十大好成绩
2010省渔业博览会于
●我市人才智力引进与43名硕博士达成初步录用意向
近日,我市组织天能集团、久立特材、久盛地板、艾博生物科技等14家知名企业赴宁波参加2010中国浙江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洽谈会,与43名硕博士达成初步录用意向。(市人事局 辅利刚)
●市工商部门三举措精心打造“农”字头商标
一是全力促进注册商标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推行“五书”制度,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商标注册工作的指导力度,实施“主导产业+优势品牌”战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行“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策略。今年以来已办理农产品商标注册386件。二是全力加快品牌培育体系的纵深推进。打造“一市一品”、“一镇一品”有竞争力的农业体系。以“质量立牌”、“广告扬牌”、“服务升牌”、“诚信塑牌”、“维权护牌”为导向,不断提升“农”字头商标的品牌含金量。三是全力为品牌创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将涉农商标监管纳入责任区日常工作之中,构建商标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对驰(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整合执法资源,重点查处侵犯驰(著)名商标的案件。(市工商局 孙建新)
●我市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合作
一是提升信贷管理效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切入点,制定优势企业优先支持的发展战略。如市工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等具有竞争性的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在授权、授信和产品等方面提高对经营的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1.28亿元,比年初新增2.85亿元。二是完善信贷服务手段。如市农行通过实施重点客户的名单制管理和重点项目库管理,对具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在授信及担保方式和授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三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今年以来我市银行机构注重加大了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探索力度。截至8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到1.28亿元。四是创新理财服务模式。今年2月份成功发行首期3000万元“太湖之星”小企业集合信托贷款。五是注重加强银政合作。通过与经委、财政等部门协作,开发“百合花-诚信通”信贷产品,重点支持产业英才带头人、海归创业人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的科技型小企业,截至8月末,已发放8笔1450万元。 (市人行 费惠玉)
●省南浔木业检测中心新增10项检测产品
近日,省南浔木业检测中心取得了10项新增产品的计量认证/验收证书,检测项目达到71项。为了10个新产品的扩项,省南浔木业检测中心在仪器设备、人员培训、检测方法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一是引进1名化学分析专业的研究生,保障提升在化学分析特别是重金属检测方面的能力;二是投入20余万元配置沙发耐久性试验、盐雾试验机等仪器设备;三是与国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比对实验。(市质监局 陈敏 南浔质监分局 戴旭岚)
●市质监局“三突出”推动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服务形式突出“多”。帮助企业新修制定标准80项,牵头起草木业联盟标准6项;指导企业新增检验项目17项,为企业排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60多起;减免特种设备检测收费219.72万元。二是服务举措突出“实”。免费培训共16期,参加培训人员共计2085人次;召开不合格产品质量分析会议6次,参加人员共67人次。三是服务内容突出“宽”。重点服务我市块状产业的生产企业如木地板、细木工板、竹地板、铅酸蓄电池、桶装(瓶装)饮用水、儿童棉服装等,推进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和综合管理上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市质监局 陈敏)
●市国税局内外并举助力“低碳经济”长足发展
一是强化培训,提升服务经济能力。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干部“低碳经济”知识培训学习,树立低碳经济理念,提高引导和扶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强化宣传,引导低碳产业发展。深入水泥、化工、纺织、服装等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开展调研和政策宣传,鼓励引导企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应用,降低能耗指标和碳量排放;三是强化落实,确保税收优惠到位。对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开发等低能耗、低排放的企业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实行申请、审批、退税“一条龙”服务,及时办理兑现政策;四是强化服务,力助低碳企业发展后劲。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规划、施工、投产等环节提前上门政策辅导,推行服务回访制度,倾听企业发展中困难及意见建议,采取内部能解决的及时办,不能解决的协调办,营造低碳经济长足发展的税收环境。(市国税局 薛夏瑜)
●南浔区探索“政企合力”,引导企业制定发展规划
一是确定了包括木地板产业、电梯产业在内的全区6大产业8项发展规划课题。二是确定了以富钢金属、久盛地板等一批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意愿强烈的试点企业。三是排定20家左右的大企业作为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四是政企联动、确保实效。帮助企业共同列出发展规划大纲。(南浔发改经贸局 何文彬)
●安吉县制订实施企业联盟标准亮出“重组竹地板”新名片
安吉县生产重组竹地板系列产品企业22家,占全国份额的70%以上,年产值近13.5亿元。为促进重组竹地板业更好更快发展,安吉县质监局制定实施企业联盟标准。一是高质量制订联盟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二是多方式开展业务培训,推进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三是健全质量诚信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多数企业通过联盟标准培训后,成为了推广实施联盟标准的引导者和示范者。 (市质监局 陈敏)
●国家认监委检查吴兴区纺织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作
●安吉县启动人才强县活动月助力转型升级
由安吉县委组织部牵头,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全面启动人才强县活动月,围绕“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主题服务转型升级。一是多管齐下,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二是突出重点,推进人才资源开发。三是注重成效,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安吉县府办 刘海中)
联系人:汪建民 联系电话:2398659 2880616
传真:2399079 电子邮箱:sjw2398659@163.com
信息投寄:湖州市龙凤路18号经委大厦6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