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活动简报
“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专刊(第13期)
发布时间:2010-04-23 15:39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领导讲话】

  ★市委组织部高玲慧部长在我市特色纺织产业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

  一、科学分析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一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要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必须深入研究我市纺织产业的发展路径,找到一条既符合纺织产业发展趋势又符合湖州实际的发展道路,走品牌化、高端化、个性化的产业升级之路,科技化、信息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之路。二是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应形成我市纺织产业的新优势和新特点。真丝产品、羊绒产品、差别化功能性化纤及产业用纺织品、高端家纺产品将是我市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重点。真丝产品消费层次高、资源和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打造高端消费市场,可以重建真丝产业新优势;湖州羊绒制品品牌优势突出,全国知名度较高,羊绒产品的“湖州板块”基本形成,在行业内具有话语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用化纤不断为新领域所应用,增长速度很快,产出效益较高,发展空间很大,符合产业发展新趋势;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真丝寝具等高档家纺产品正在走入普通人家,家纺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的趋势明显。三是传统纺织产业必须加快向特色纺织产业转变。相对传统纺织品,特色纺织品的科技含量较大、品牌价值较高、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纺织品可以实现纺织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我市特色纺织产业只占纺织产业的四分之一,传统纺织还占了很高的比例。我们要加快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产品(原材料)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头延伸,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纺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市纺织产业的总体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我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重点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方案。一要明确主要指标和量化目标。要进一步明确特色纺织产业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和2012年的阶段性目标,确保2015年特色纺织产业规上产值达到280亿元,占规上纺织品比重28%。二要编制年度工作方案。特色纺织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制定了年度工作方案,工作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到位,措施更加具体,工作更加细化,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并落实相关工作。三要细化年度指标。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推进计划指标和各县区的目标指标:产业规模上,特色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到120亿元,增长20%以上;工业投入上,完成工业性投入16亿元;创新能力上,开发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7个,开发省级新产品20件;品牌创建上,争创省级以上名牌或著名商标3件;龙头企业培育上,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家。各县区要根据各自的指标做好分解落实工作,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完成2012年的阶段性目标打好基础。二是明确工作重点,有序推进产业发展。一要加大对特色纺织产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排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大力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切实转变纺织产业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现有的扶持政策,对特色纺织龙头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给予一厂一策的支持;推动特色纺织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通过资本运作实施有效的低成本扩张,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品牌知名度提升。二要加大对特色纺织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对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特色纺织产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我市的特色纺织产业链优势及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招商,使我市特色纺织产业更加具有集聚优势和产业竞争力。三要加快对特色纺织集聚区的产业提升。要加大对重点发展的真丝、羊绒、化纤及家纺产品产业集聚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特色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四要做好特色纺织产业平台建设。着力优化特色纺织产业布局加大规划指导力度,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为基础,以临沪工业区、临杭工业园和临港产业带规划为契机,加大对纺织产业集聚区的整合提升,进一步规范明确特色纺织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三是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体系。一要明确县区政府责任。各县区要为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提供应有的鼓励政策,在土地、资金和人才上给予倾斜,对特色纺织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要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支持。要科学规划布局特色纺织产业集聚区,使特色纺织产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产业配套,发挥产业链优势。要加强特色纺织重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技术需求量较大、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重点区域,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实验设备共享、产品检测、质量认证等服务。要突出抓好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加强对特色纺织产业运行的即时监测和运行分析,密切关注特色纺织行业运行中企业成本、劳动用工、资金需求和利润变化趋势。二要明确市级相关部门责任。今天参加特色纺织产业推进会的部门,除了协调机构成员单位外,主要是10+x部门的负责人,这是我们发展特色纺织产业的重要资源,有关部门在服务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引进的特色纺织产业项目和企业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全程跟踪服务。要探索建立公共融资服务平台,推进银企合作,打破融资瓶颈制约。有关部门要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和指导性意见,帮助纺织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要明确企业责任。纺织企业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升级,加快产品的升级和企业的提升。已经列入重点培育的特色纺织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方向,突出产业重点,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着力做强为目标,认真谋划企业的发展战略,制订并实施3-5年的企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树立加快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意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争取在3-5年内特色纺织产业有较大发展,带动整个纺织产业的提升。

  三、落实工作举措,扎实推进特色纺织产业的振兴升级计划

  一是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一要强化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市建立了六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明确了市委市政府的牵头领导和推进组成员单位。目前特色纺织产业市县区两级协调推进机构已经建立,为特色纺织产业的加快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组织保证。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从全市的大局出发,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特色纺织产业推进中的有关问题,发挥协调推进组的协调推进作用,继续全力为特色纺织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二要落实政策保障机制。要加大对特色纺织产业的政策研究,重点支持特色纺织产业集群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各县区要进一步明确特色纺织产业的政策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对符合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项目和企业给予财政、土地、资金等支持。要加大对特色纺织企业股改上市的支持力度,引导特色纺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积极开展行业内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做大做强企业。要加大特色纺织产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关键技术和工艺的研发与攻关,突破制约我市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对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的给予重点奖励。三要完善考核督查机制。要建立月度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情况通报制度,对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重点企业的培育、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及时通报,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特色纺织产业推进、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及帮助协调解决的情况信息。各县区要按月上报推进情况,市特色纺织产业协调推进组办公室要及时汇总通报县区的情况。加强对县区及协调组成员单位的督查,及时反映推进中的问题。二是企业要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新形势下的新提升和新跨越。一要加大创新力度。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力度,充分体现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善于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重点特色纺织企业要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并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品牌创新力度,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投入,推进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特色纺织品牌产品和知名企业,提升特色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实现由品牌向名牌转变。要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以管理创新保障技术创新,做到外拓市场,内强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二要加大工业投入。要加大对传统纺织产业的改造提升,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产业,通过对传统纺织产业的改造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大对特色纺织产业的投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纺织行业由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转变。要加大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力度,大力推进“零土地”招商、产品招商,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和人才优势,直接在省外、国外设立设计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和建立营销网络。三要重视人才培养。要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大力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注重与市内外大专院校建立人才协作培养机制,培养一大批特色纺织产业的设计人才和新产品研发人才。要探索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突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积极探索技术入股等各种有利于调动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分配机制,着力集聚并用好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工业动态】

我市召开特色纺织产业振兴发展推进会

  4月9日下午,我市召开特色纺织产业振兴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特色纺织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高玲慧就加快推进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副市长周杰主持会议。

  会议认真分析了我市纺织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及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当前面临的形势,高玲慧部长强调指出:要准确把握振兴发展特色纺织产业的目标要求,加快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科学分析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要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重点和责任,加大对特色纺织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大特色纺织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特色纺织集聚区的产业提升,加强特色纺织产业平台建设。高部长要求:一是要落实工作举措,扎实推进特色纺织产业振兴;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协调推进、政策保障和考核督查等机制,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三是企业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工业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实现新形势下的新提升和新跨越。

  有关县区和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市特色纺织产业振兴专项协调推进组成员单位领导,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我市特色纺织产业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了推进会。

(市委组织部 朱建彬、市经委 顾 晨)

周杰副市长主持召开工业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

  4月7~8日,周杰副市长先后赴吴兴区、南浔区和开发区,主持召开工业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市府副秘书长许宏,市发改委、经委、国土、环保、建设、电力、人行、行政服务中心、交通、财政、质监等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周杰副市长认真听取了各区领导关于今年以来工业项目推进情况和主要创新做法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各区加快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对一些企业提出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和解答,并在现场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落实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市级各部门也在会上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释疑。

  本次工业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共提出问题47个,其中现场解决的有22个问题;需要通过会后“一事一议”和市政府抄告单形式解决的问题7个;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周杰副市长强调市级各部门要尽可能全力配合,拿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措施,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并要求在会后形成会议纪要,随时跟踪落实。

  (市经委 吴晓红)

【服务业动态】

我市8个重点项目列入省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我市有8个重点项目列入该计划,项目数居全省11市第5位。8个重点项目分别是:湖州综合物流园,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工程,浙江临杭物流园区,长兴捷通物流园区,浙江德隆物流联运项目,德清酒类仓储配送,鑫达国际物流中心,安吉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市发改委 任启北)

世博旅游直通车唱响全市旅游惠民工程

  5月4日起,我市将开通直达世博园主题馆对面专用停车场的湖州世博旅游直通车,拟定为每逢周二、周四、周六发班,每天的发班数根据客流而定,目前已安排30多辆符合世博会相关要求的大巴车,其中20辆为2008年奥运大巴车,驾驶员和车辆性能都有最好的保证。世博旅游直通车将提供安全、有序的运营环境,方便湖州市民享受世博盛宴,同时也能为上海市民和在上海体验世博的游客就近来湖州旅游提供便利。

  (市旅游发展公司 曹雪峰)

“天能杯”湖州市金牌导游大赛决赛精彩纷呈

  近日,作为第二届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天能杯”全市金牌导游大赛决赛在湖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哲勇、省旅游局副局长叶建国等领导嘉宾出席。决赛共评选出金牌导游冠军、亚军和季军各一名,另有7名选手获全市优秀金牌导游称号。

  本次金牌导游大赛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其中决赛形式新颖,采用电视录播大赛形式,采取淘汰制,整个比赛项目的设置主要倾向于考察导游的整体实力。10名导游将通过模拟景点讲解、现场才艺表演、综合知识问答、即兴演讲等四个环节的角逐,在相关环节比赛结束后,评委还将根据选手表现给予点评。 

(湖州市旅游局 许 泳)

【工作动态】

市委宣传部突出三重点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

  一是造好声势。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功能,创新内容形式,组织开展“三个年”活动新闻实践活动,开辟“坚定不移抓转型千方百计促增长”宣传专栏,扎实做好“转型升级加速年”主题宣传报道,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在专项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报道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着力营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转型升级的浓厚舆论氛围。二是抓好项目。推动《湖丝仔》3D动漫影片制作公映,实施南太湖文化休闲广场、下一代数字电视网、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电视、电影院线、报业信息服务中心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加快沈家本纪念馆、民国文化馆、历代贤守馆、赵孟頫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展示平台建设,策划举办第五届湖笔文化节,引进培育一批民间博物馆,着力加快做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搞好服务。以“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为契机,弘扬“勤学习、讲奉献、创一流”的部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助推帮扶联系项目、企业和结对乡镇、村(社区)。领导带头示范,深入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湖州丰泰不锈钢有限公司、浙江京杭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联系企业走访调研,合力破解转型升级中的难题,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推进全市木地板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

  又讯:5月中旬,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参展方案,积极推介湖州融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善琏湖笔厂、蒋氏紫砂艺术馆、微雕艺术工作室、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州翔顺工贸有限公司等6家文化企业及文化产品参展。为确保参展效果,充分调动参展企业的积极性,前期市委宣传部多次牵头召开参展企业工作对接会,邀请深圳场馆设计师针对展品进行展馆设计,并积极争取落实场馆布展及管理费用,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让更多的湖州文化产品走出去,推动文化企业转型升级。

(市委宣传部 李晓伟黄加鸣)

我市国际小商品城创业基地成立

  为深入推进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扶持更多有志创业人员成功创业,市劳动保障局和湖州国际小商品城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湖州国际小商品城创业基地。据悉,湖州国际小商品城将在项目二楼和三楼划定50间摊位,对进入创业的市本级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给予适当优惠,在免收前一年半的物业管理费的基础上,给予摊位租金优惠,第一年优惠100%,第二年优惠60%,第三年优惠40%。此外,市劳动保障部门将定期走访入驻创业者,及时掌握他们的创业动态,并在创业融资、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

  又讯:近日,市劳动保障局牵头组织成立了我市创业者联谊会,全市共有30多名创业成功人士和准创业者参加。据悉,我市自列入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建了创业服务中心、创业专家咨询团和创业项目经理人等专门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了体系建设、项目引介、平台建设、创业培训、政策帮扶、引领示范等六大服务机制,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万余户;累计发放创业贷款6亿多元,近1500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3500多万元;建立各类创业实训孵化基地48个,在孵企业1068家,举办创业培训班169期,培训学员7608人,成功创业4656人,带动就业13696人。此次成立创业者联谊会,目的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架起政府与创业者之间、创业者与创业者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这个平台,倾听创业者的呼声,培养创业理念,传授创业知识,交流创业经验,传播创业精神,营造更为浓厚的创业氛围,促进创业合作,引导更多的民众投身创业实践中来。 

(市劳动保障局 李 晟)

市民政局以“民情日记”为抓手 推进“三个年”活动

  一是深入走访,及时了解民情。一进基层单位走访,在全体民政干部中开展“面对面听民意、实打实解民忧”活动,全市民政干部实地走访不少于一百个村和一千户群众;二进城乡社区下访,局主要领导蹲点调研工作,“民政义工进社区”活动,宣讲民政政策,服务基层群众,听取群众意见。通过走访等形式,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并将走访情况及时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主动及时,反映民意渠道畅通;二是完善制度,切实解决民生。建立首问责任制、民情分析制、情况反馈与责任追究制等,对“民情日记”反映的有关民生问题,当场能够答复或解决的,当场办结,未能马上解决的,通过每周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对民情日记记录情况进行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解决对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并及时反馈;三是提升服务,真正落实民利。通过“民情日记”,将走访情况、办理过程、办理结果详实记录,全面分析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认真思考服务的有效形式,积累经验,创新思路,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市民政局 郭伟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