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活动简报
“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简报(第52期)
发布时间:2010-09-27 08:44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树形象 惠民生促发展

德清县全面推行 “一线工作法”

  德清县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力量配置在一线、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情感融合在一线、干部检验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政绩创造在一线”的七个“一线工作法”,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重心下移,深化服务,搭建一线工作平台。一是全员参与,强化一线力量配置。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百名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强发展”、“百名年轻干部驻点一线优服务”等专项行动,积极引导乡镇、机关部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服务发展;在镇、村层面,深化乡镇干部联系村、企制度,实现干部资源与村情匹配最佳化、工作效益与帮扶效益最大化。二是全面服务,助推一线矛盾化解。通过开展乡镇、机关部门干部夜学、夜讲、夜谈、夜访、夜办等“五夜”行动,全程动态掌握一线民情、真心实意化解民情民诉。三是全程督查,指导一线工作落实。县、乡两级联动督查,建立“一线工作跟踪督查”机制,加强对一线工作执行力度和开展实效的实时督查、实地指导。同时结合“千人评议机关(单位)”活动开展,加大对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破解难题的监督检查力度,探索建立一体化执行力督查工作模式。

  二、考育结合,明确责任,完善一线工作机制。一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专门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公示制度,在年中和年末两次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评议。各乡镇全面实行联村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评议结果做为干部提拔和选任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典型培育机制。按照“高水平、有特色、可示范”的要求,培育树立“五好”、“六型”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推行“书记下访接待”。规定乡镇党委书记严格执行接访前公告、接访后公示的每月下访制度,下访后汇总问题,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及时反馈,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1个开发区共组织接访56次,接待群众237人次,已解决69件,正在协调处理的14件。

  三、求真务实,固本强基,发挥一线工作效能。一是领导干部一线“炼”。将推行七个“一线工作法”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的有效载体,实现领导干部工作在一线实践、能力在一线锤炼、作风在一线转变。二是民声民意一线“解”。通过深入一线,及时了解基层动态,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达到 “身子沉下去,情况摸上来,工作出实招,问题快解决,形象树起来”的目标。自推行七个“一线工作法”以来,全县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259件,已协调处理247件,满意率达到98%以上。三是党群干群一线“牵”。通过书记下访、干部下村,在经常性走访农户宣讲政策、倾听民声、化解民困的过程中,以实实在在的“有所为”赢得信任,以原则分明的“有所不为”树优形象,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德清县作风办)

 长兴县建立健全四项制度

 切实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一是建立乡镇(街道)纪委书记走访企业制度。积极履行纪检部门保障和服务发展职能,要求每名乡镇(街道)纪委书记每月走访企业不少于5家,动态掌握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情况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走访情况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情况于每月底上报县纪委,县纪委对乡镇(街道)纪委书记走访企业真实性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此项制度得到真正有效落实。今年以来,全县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共走访企业800余家次,督促、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12个。

  二是健全服务企业情况效能考评制度。每季第三个月的20日前,由乡镇(街道)纪委组织250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对部门服务的建议和意见,并当场发放《长兴县机关部门服务企业作风效能评议表》,由企业对部门服务情况进行“满意”、“不满意”无记名评议。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委汇总后当日报县纪委。县纪委对“不满意”票以及企业所反映问题经查实的按严重情况和影响程度相应扣分,考评扣分情况作为“效能建设提速奖”和机关部门“一讲二评三服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共有3个单位在“效能建设提速奖”考评中被黄牌警告,4个单位在效能监察指数考评中被红、橙灯预警。

  三是健全行政处罚双报告制度。主要适用于一般处罚程序或者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即行政执法单位在作出具体行政处罚后,及时向该行政部门纪委(纪检组)报告,部门纪委(纪检组)将本单位的行政处罚情况汇总后,每月向县纠风办备案。同时,行政相对人按照属地原则将被执行行政处罚情况向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委报告,经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委及时收集汇总,每月向县纠风办备案。县纠风办对上报情况进行核实,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有效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收到部门、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报告3060份

  四是健全效能监察直报制度。印制《行政效能监察直报卡》发放到各乡镇(街道)、企业、商户和群众手中,公开投诉电话,公布县机关效能监察中心受理投诉的内容。企业如果遇到机关工作人员有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及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可以直接拨打县效能监察中心工作人员手机或发送短信进行反映,县效能监察中心将迅速开展调查,依纪依法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作出相应处理。截至目前,已发放《行政效能监察直报卡》1800张左右,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件。 (长兴县作风办)

安吉县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企业体系

  安吉县在深化“1+3+6”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开展“万人万家全程组团服务”活动,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企业体系。

  一、构筑服务体系,集约化网络化服务企业。一是开设“万人万家全程组团服务”工作平台。通过开通“建档信息录入、问题提交、问题处理、问题诉求单查询、问题类型统计”等五项具体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畅通企业诉求提交、信息收集和问题反映渠道,有效拓宽了服务企业的途径。二是开展“一企一干部,合力促发展”活动。从涉企部门党组织中遴选了1276名专业技术、政策法规、审批管理等岗位的机关党员干部与全县1660家企业结对服务,全程负责联系企业提交问题的受理、处理、跟踪、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成立县乡两级企业服务中心。通过“协调、指导、交办”,县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落实乡镇分中心无法解决的问题,跟踪督查企业问题办理情况,对一些重大问题商请相关部门或报县领导;通过“承办、落实、转办”,乡镇分中心及时解决县中心交办的辖区企业反映的问题,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县中心。借助服务体系,企业不出门就能解决困难、享受服务,实现机关对企业的“点对点”服务,发挥了“1+1>2”的服务效果。

  二、创新服务举措,全程化动态化服务企业。一是开展定向式服务。按照服务一体化、效率最优化、业务便捷化要求,组建了专家服务组、政策解疑组、项目推进组、科技服务队等“三组一队”,进驻企业,对企业发展中专业性、技术性方面的问题进行定向式服务。二是开展跟踪式服务。通过信息化工作平台及时查询梳理企业提交的问题,对一些共性和反复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对土地、资金等涉企服务保障类难题,采取“个案包干”、“挂牌销号”、“一事一策”等办法开展跟踪式服务。三是开展借助式服务。对产品研发疑难、人才保障等难题,采取 成立 博士后工作站攻关、选派高校专 教授担任企业科技人才特派员等形式开展借助式服务。四是开展组团式服务。对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的问题,采取县领导包案、部门领办等措施开展组团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用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健全运行机制,确保服务活动取得实效。一是领导示范抓推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全县400多名县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参加试点工作。二是优化机制抓推进。全面建立“1+3+6”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发放“一卡通”服务卡,明确一般问题当日办结、复杂问题一周办结、重大问题半月办结“三项承诺”,建立一天一搜索、一企一月报、一旬一联系、一月一例会、一季一驻企、半年一座谈“六项机制”。三是强化考核抓推进。制定下发了“万人万家全程组团服务”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年底,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经贸委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部门和单位干部年度考核、参与创先争优活动考评的重要内容和年轻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共发放“一卡通”服务卡1660张,共收集企业各类问题558个,其中513个一般或复杂问题办结率100%;45个重大问题,半月内办结11个,答复34件。 (安吉县作风办)

改有标准 查有手段 罚有依据

吴兴区出台治懒治庸治浮问责办法

  针对当前机关部门和干部队伍中存在“懒、庸、浮”的现象,吴兴区结合“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出台了《治理“懒、庸、浮”行为问责办法(试行)》,做到改有标准、查有手段、罚有依据。

  一、23种行为界定问责范围,做到“改有标准”。在《问责办法(试行)》中,首先就对“懒、庸、浮”这三种不良作风以及相应的问责行为,逐一作出了界定。其中,将“懒”界定在“不作为、慢作为”,具体包括“对上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消极对待、久拖不决”、“对属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审批服务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故意刁难”等8种行为;将“庸”界定在“不会为、不能为”,具体包括“对服务对象的请求应当和能够明确答复而含糊不清”、“工作中创新破难的举措不多、推进不力”等8种行为;将“浮”界定在“不落实、不负责”,具体包括“对群众多次投诉反映的问题不予受理或受理后不及时处理”、“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擅离职守”等7种行为。通过对这三类作风共计23种行为的明确界定,使得今后对有关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就有了具体的问责依据。同时,也使各级机关和广大干部有了自我约束、改进作风的具体标准。

  二、4条途径拓宽问责渠道,做到“查有手段”。在实行《问责办法(试行)》时,积极打通4条监查途径,着力拓宽问责问效渠道。一是设立平台接受投诉、举报。依托“中国·吴兴”门户网站,增设“效能投诉”在线投诉举报系统,结合 “2196178”投诉电话、“12371”党员热线及效能投诉信箱等,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投诉举报平台,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于机关“懒、庸、浮”行为的投诉举报。二是职能部门专项督查、调查。由纪委、组织部等职能部门,定期开展作风建设督查行动,并根据投诉、举报、督查所获取的线索,及时调查核实。三是社会监督队伍明查、暗访。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服务对象担任社会监督员,不定期、经常性对全区各级机关和重点服务窗口等,进行明查暗访。四是各级机关部门自查、自纠。组织引导机关部门和服务窗口,对照《问责办法(试行)》,开展内部自查自纠,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懒、庸、浮”行为。今年以来,已接到投诉举报2起、开展明查暗访3次,有17名机关干部被问责,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三、10项措施明确问责方式,做到“罚有依据”。在《问责办法(试行)》中,对“懒、庸、浮”行为的问责方式作出了明文规定。总体上,对查实的各种“懒、庸、浮”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对应采取“批评教育、通报批评、书面告诫、诫勉谈话、扣发奖金、停职检查、降职或免职、责令辞职、辞退、党政纪处分”等10项问责方式。具体实行时,对这10项问责方式的处理方法予以细化,做到“条款有对照、处罚有依据”。目前被查实问责的17名机关干部中,有15人被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5人扣发奖金,2人已被辞退。 (吴兴区作风办) 

  

南浔区旧馆镇增强“六力” 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南浔区旧馆镇以加强“六力”建设为抓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狠抓项目推进,推动发展强实力。全力抓好富钢大型核电专用阀门项目、富钢老企业搬迁项目和德隆物流仓储项目,做到倒排时间、加快进度,确保11月份顺利竣工投产。全力做好中国地板坯料市场、富得利地板、奥翔纺织、美迪雅红木家私等项目的持续推进,争取尽早完成土地供应,三季度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天立新材大型预制构件项目的前期筹备,尽快完成规划调整和土地拍卖,同时做好圣象地板、保税仓库项目的规划审批和土地指标审批服务工作。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加快转型添动力。成立专职招商办公室,充实招商人员2名,其中新招聘招商人员1名,中层干部调整到招商线上1名。建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协议外资600万美元和实到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予以重奖。充分发挥临港工业区的优势条件,全力向上争取指标;同时落实专人为招引的项目采取1对1跟踪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确保要素保障到位。

  三是狠抓平台建设,承载产业增能力。努力完成旧馆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实现临港工业区的“两规合一”。加快推进“一纵二横六桥”建设,同时启动千伏变电所及通信、水电、污水管网铺设工作,构筑旧馆临港工业区的基础平台。

  四是狠抓农村发展,统筹城乡铸引力。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成罗汉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任务,计划新增流转面积2800亩,总流转面积达到16200亩,流转率达到85%。启动城镇防汛工程建设,完成祝良、潘家庄等5个村的砌石护岸建设,完成麒麟、寺桥等6个村的机埠内港清淤工作。

  五是狠抓民生工程,维护和谐聚合力。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监督制度,并以潘家庄“中国魅力水乡”建设为试点,全面提升农村水资源环境。积极创建省级东海明珠工程,尽快完成镇文体中心大楼项目,扎实做好文化示范村创建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充分发挥“老娘舅队伍”等民间力量的作用,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完善领导包案调处机制,在国庆、元旦等重要节假日开展镇领导大接访活动,有效遏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六是狠抓党建工作,转变作风激活力。深入开展村级班子“回头看”活动,狠抓村带头人队伍和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机关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坚持机关干部“星期一夜校”专题讲座活动,进一步加强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南浔区作风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