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服务  >  便民服务
七旬翁纯手工打造别样“爱情电梯”
发布时间:2011-10-09 17:09 信息来源:湖州晚报 字体:【

  一个70岁的老人,为了让偏瘫的妻子能坐着轮椅到楼下透风,花了3个月用一块块木板,一个个零件,做成了一部简易电梯。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就住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路市广电局家属院4号楼里。
  难忘妻子“恩情”
  王忠玉至今难以忘怀妻子当年的“恩情”,两人初识时,卓保兰是护士,他只是机械厂的维修工人。当时正值“文革”期间,25岁的王忠玉认识了大他2岁的卓保兰。第一次来看他的卓保兰一走进他们厂里,就看到满墙贴着“打倒王忠玉,铁杆保皇派”的大字报。但卓保兰并不介意。
  1966年,王忠玉报名参加云南的大三线建设,当时29岁的卓保兰答应等他回来再结婚。没想到,刚去几个月,王忠玉便得了“重症肌无力”,浑身的肌肉都不听指挥,有可能造成肌肉衰竭致死。卓保兰听说后,一个人背上烙饼,从临沭到临沂,从临沂到济南,从济南到昆明,倒汽车、倒火车,用了7天7夜,才来到了王忠玉身边。王忠玉回忆说:“云南当时武斗,一般家属是不敢上那去的! ”卓保兰在云南悉心地照顾王忠玉,直至半年后完全康复。
  王忠玉和卓保兰是对让人羡慕不已的夫妻,结婚33年,却始终相敬如宾,从没红过一次脸。
  2000年12月27日,保兰左半边身体从此瘫痪了,刚开始她还能自己走动,王忠玉就在楼梯右边自制了个扶手,还在上面绑了层布,自己在下面给老伴抬脚,让她每天扶着楼梯上下锻炼。夜里老伴要上厕所,王忠玉即使刚睡着,也要起床把体重170斤的老伴抱起来。卓保兰喜欢用热水洗脚,王忠玉就每晚给老伴洗脚,这一坚持又是10年。
  为妻子自制电梯
  2008年11月的一天,王忠玉和老伴从临沭娘家回来,上楼梯时老伴因体力不支猛地坐在了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王忠玉连拖带抱,使出了全身力气才将妻子带到了一楼。当天,他们在附近的楼下储藏室里凑合了一夜。
  由于活动量不足和药量的增加,卓保兰的体重增加到了180斤,靠王忠玉一人已经没法带妻子出门了。“有一天我跟老伴聊天,老伴抹眼泪说,我以后再也下不去了,谁再陪你出去逛逛啊?我听着心里也难受,我抓着老伴的手说,你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再下去的! ”王忠玉开始琢磨……
  一天,王忠玉到农贸市场买菜,附近一个工地正在施工,“我看到塔吊将一袋袋的水泥很轻松地运到了楼上,当时想,何不也造这么一个东西,把老伴从楼上运到楼下? ”受到了塔吊的启发,王忠玉萌发了亲手制造电梯的想法。
  王忠玉在伺候老伴时,到建筑工地了解塔吊的动力来源,他凭着自己年轻时修理汽车的经验,先是照着塔吊的形状画草图,后来又结合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个电梯模型,他还学会了电焊。
  转眼到了2009年3月下旬,王忠玉到市场上买来废旧三角铁、钢管等物品,又买来了电焊机等工具,摸索着开始自己造电梯。为了买电动葫芦,他几乎跑遍了临沂的五金机电商场,终于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电动葫芦。“一个月之后,电梯初具规模,可是当我给电梯装上东西,电梯刚刚升起就碰到了两边的墙体并左右摇晃……”他有点气馁。
  一天,王忠玉为老伴找光盘,拉电视柜抽屉时,没使多大劲抽屉差点掉落在地上。“经过观察,我发现抽屉里有几个滑轮,并且有两条轨道,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把电梯装上轨道和滑轮,不就不会撞到墙体了吗? ”王忠玉到市场上买来了17个滑轮,安在电梯的四角,还安上了轨道。经过反复试验,5月28日,王忠玉的电梯终于大功告成了。
  电梯底座长宽为1.4米,高1.8米,能容纳三四个人上下,电梯缆绳,外面用棕绳裹住,里面是双层的钢筋,绝对结实。电动升降机动力有2吨,王忠玉还用编织袋装上约1000斤的石头放在电梯上反复做实验。
  爱情用行动表示
  王忠玉选择“六六大顺”的好日子让妻子搭乘电梯,他还给电梯刷了层新漆,挂上了中国结,买了一挂鞭炮。当晚,王忠玉和老伴激动得一夜没睡安稳,卓保兰时不时就按响电子表听报时。
  第二天早上才5点多,王忠玉给老伴儿换上新衣服、新鞋,把妻子的轮椅推进这架“爱的电梯”。这是卓保兰半年多前不能动后第一次出家门,坐上电梯的一瞬,卓保兰的眼泪夺眶而出!推着老伴在街上转了转,两人还到一家饭店美餐一顿。“当时,老伴特高兴,我就说电梯就当是我送你的70岁礼物吧! ”王忠玉流着泪说道。
  从此,只要妻子想去的地方,王忠玉都会推着妻子去,即使刮风下雨,王忠玉也会打着伞推妻子出门,找个遮风避雨处停下,老两口坐在一起,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相视而笑。卓保兰喜欢逛楼下的超市,去挑自己喜欢的美食,偶尔也去美发店做做头发。卓保兰说:“我不会说感激他的好话,但我知道自己这辈子嫁了个好老头。我希望我们下辈子还在一块走。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