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猪价是市场规律,我们不能避免,只能面对。”南浔镇息塘健峰养殖场场主李老板告诉记者。
从今年年初至9月份,生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中秋节过后,生猪价格却一反常态,连续8周持续下降。价格止涨回落主要原因是,生猪进入集中出栏的高峰期,猪肉供应量充足。
下半年生猪掉身价
据区畜牧兽医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生猪出售价格为10.5元每斤左右,而现在每斤生猪的价格已经降到8.2至8.3元。如果养殖户是自繁自养的,生猪养殖成本约在每斤6.3至6.5元之间,按照每头猪220至230斤的重量计算,以现在的出售价格,每头猪还有300到400元左右的盈利空间;而猪仔如需购买,养殖成本就更高了。
区农林局副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沈洪亮告诉记者,我区是湖州市为数不多的生猪输出大县(区),今年能繁母猪数量为1.9万头,而年出栏率达40万头,存栏数为23.9万头。以每头母猪一年繁殖小猪18头来计算,年产猪仔为30多万头,另有一半左右的猪仔是需要从外地购买,主要是嘉兴、江苏等地。目前我区屠宰场只有12个,而且规模都不大,大部分生猪养殖成熟后都是直接运往外地销售。如果猪仔需要购买,出栏猪又以毛猪出售,每头猪的利润其实并不高。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经过半年的育肥生长,生猪出栏将进入一个高峰期,相应地,价格将会出现回落趋势。同时养殖户也有另外一种担忧,临近年底,猪肉消费量还将大幅上升,尽管供应量有一定保证,但是由于饲料价格、人工工资上升,防疫标准提高,养殖成本仍处于上升趋势。因此,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将会持续到春节前后,而其间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短期性的价格波动。
猪价四年一轮回
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平抑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周期,走出“贵则伤民、贱则伤农”的怪圈?
业界普遍认为,稳定生猪产量,是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平抑价格波动的首要措施,其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推进迅速。据区畜牧兽医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存栏生猪数比去年增加了14.98%。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有35户,养殖头数在100至500的养殖户有407户,而50至100头规模的养殖户高达539户。
由此可见,我区规模养殖还有待提高。目前养殖规模形式之下,我区生猪养殖可控性和稳定性还不够强,农户最缺乏的就是准确及时的供需信息。特别是散户小户,养殖规模不稳定,看着猪肉价格暴涨,利润不错,就盲目跟风养殖。而且散户一般养殖时选择在12月中下旬集中上市,以期获得最大的利润。
“惜售”和“跟风养殖”现象的出现,造成了集中上市的局面,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必然又要下降,从而导致亏损。
而面对起伏不定的猪价,规模养猪场的场主们显然可以沉着应对。
“现在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散小户淘汰,规模化养殖巩固扩大。”练市伟东生猪养殖场场主杨伟东告诉记者,“我从事生猪规模化养殖已经有近11个年头了,猪价不断涨幅的规律早已摸透,一般四年左右就经历一个涨幅周期。”
面对如“过山车”般的猪价涨幅,杨伟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应对办法,在猪肉价格达到顶峰时期或者高价后期,进行能繁母猪的淘汰补充,淘汰老弱的能繁母猪,培育后备能繁母猪,通过这种方式应对下一个涨幅周期。
能繁母猪养殖小猪需要4个月,加上小猪养殖成成猪出栏出售需要6个月,一共需要大约10个月的时间。而猪价经过10个月的时间跌涨,又会恢复到一个比较稳定合理的水平。
这10个月,因为处在更新换代之中,出栏数量相对减少,即使猪价很低,损失也不会太大。
近期,杨伟东就在开始忙着培养200头左右的后备能繁母猪了。虽然有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杨伟东还是希望猪价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
“我们最希望的是稳定,如果猪价能一直保持在8至8.5元之间,我们就可以接受,这应该是最稳定的状态。”杨伟东说。
养好猪是王道
拥有能繁母猪1200头,年出栏率在1.7至1.8万头的息塘健峰养殖场场主李老板对记者说:“我们最希望的是猪价能够稳定。”
面对如“过山车”般的价格变化周期,这位来自上海的“猪老板”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生意经——“养好猪”。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像我们这样的养猪大户,如果没有出现大的疫病,提高猪仔的成活率,加强免疫,把猪养好,就不怕价格的起伏。即使一头猪只赚100元,1万头就有100万的利润了。但是小散户就不行了,如果散户养50头猪,那么他一年只能赚5千块钱,效益太低了。”李老板分析到,“而且,我们养殖场的猪都是自繁自养的,猪仔的费用省了不少。”
原来,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猪仔的上涨幅度更大。“猪价最高的时候,猪仔的价格也一涌而上了。50斤的猪仔,比较合理的价格一般是在14.5元每斤左右,而猪价一高,猪仔一下子涨到了21元每斤了。”李老板高兴地告诉记者,“幸好,今年,能繁母猪的补贴又发放了,每头能繁母猪可以获得100元的补贴,给我们减轻了一部分负担,我们养猪更有信心了。”
当然,在利润背后也充满了风险与压力。据了解,养猪最基本的饲料是玉米,猪价受玉米价格的影响也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波动。
近两年来,每吨玉米从最初的1200元左右已经涨到现在的2700元左右,价格翻了一番;人工费用也涨了不少。“我是2004年开始养猪的,那时候工人的工资才500元一个月,现在已经涨了好几倍了。你看我这个养殖场,请了26个工人,每年的人工费都是好几十万,养猪的成本是越来越大了。”李老板无奈地说。由此可见,养猪也是利润与风险并存的。
据有关专家预测,明年4、5月份,猪肉价格极有可能出现一个低价状态,到时候养殖户很有可能面临亏损的事实。所以,养殖户,特别是散户们想要发展养殖或者扩大养殖要谨慎,需多方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