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 湖州党史90年回忆 |
(1949年4月一1956年9月)
11月2日 地委发出《关于中潮镇反彻底完成取缔反动道会门工作的指示》。
1952年 全区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胜利完成,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据统计,西片各县(市)工农业总产值1.9亿元,比1949年增长75.8%,年均增长20.7%;其中工业总产值5197万元,比1949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30.4%;农业总产值1.38亿元,比1949年增长68.7%,年均增长19%。
1953年
2月5日 地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央、省委号召展开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反对压制批评的斗争的指示”的指示》。
2月7日 省政府通知,经华东行政委员会批准,撤销临安专署,原临安专署所辖武康、安吉、孝丰、临安、余杭、於潜、昌化等7县划归嘉兴专署领导。至此,嘉兴专区行政辖区增加到19个县市。
2月9日 地委发出《关于开展水上民主改革及镇压反革命的指示》。地委决定,从2月起至4月底,在全区开展水上民主改革及镇压反革命运动,以民主改革形式达到发动渔民镇压反革命的目的,并将此作为第三阶段镇反的主要内容。水上民主改革和镇反运动于7月底如期完成。至此,前后经过三个阶段,历时近三年的镇反运动基本结束。
2月 省委通知,恢复中共嘉兴地委为一级领导组织。
同月 地委决定并经省委批准,撤销原设的地专办公室和党务等4个组,恢复各部、委、办。
3月2日至7日 地委召开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总结交流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的经验,重点研究了如何发挥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互助合作运动中的作用等问题。会议强调,要以增产成绩的大小,作为合作社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5月21日 政务院批准,湖州、嘉兴两市改为省辖市。湖州、嘉兴两市由专署辖市改为省辖市后,仍由嘉兴专署领导监督。
7月1日 全区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显示,截至6月30日,西片各县 (市)共有人口1350851人,其中男性人口745280人,女性人口605571人。
12月8日 专署印发《嘉兴专区1953年粮食计划收购 (统购)暂行实施办法 (草案)》。全区陆续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这一措施,对当时缓解粮食供应、保持市场物价稳定、满足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月 地委发出关于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指示,提出1954年是对私营工业进行改造的决定性一年,凡职工在10人以上的工厂,要分批实行公私合营。不足10人,但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企业也可实行公私合营。同时,确定14个厂矿先行试点。
1954年
1月 湖州市广播站建立,并正式播音。这是西片各县(市)最早建立的广播站。
2月14日 地委制订《关于1954年度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的计划(草案)》。
3月 毛泽东主席抵莫干山。在莫干山赋诗一首,诗曰:“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5月14日 地委发出《关于当前防治雨涝,抢救农作物的紧急指示》,要求动员一切力量,突击排水,抢救受淹春花,保护秧苗,同时抓紧春耕。自5月中旬至7月,全区连续降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平原土于区农田积水1米左右,最深的超过1.7米。据统计,西片各县(市)农作物洪涝面积162万亩,成灾面积121万亩;损毁塘库22座,堤坝536处,同时造成民房倒塌和人员伤亡。全区有数十万军民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同时努力恢复灾后生产。截至8月15日,各地基本上排除了受淹农田积水,插上了晚稻。
9月30日至10月17日 中国共产党嘉兴地区第四次代表会议举行。会议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中心,完成农业增产、粮食征购、土改扫尾、动员参军、镇压反革命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等工作。
12月27日 浙江省人民检察署嘉兴分署更名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嘉兴分院”。更名后,嘉兴分院从专署的组织序列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国家法律监察机关。
1955年
1月1日 中共嘉兴地委机关报《嘉兴大众》报创刊。《嘉兴大众》报为三日刊。每期发行13000份。 1957年4月1日停办,共出报285期。
1月5日 地委作出《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
2月10日 地委发出《关于加强对1955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推销工作领导的指示》。《指示》提出,为尽快完成省分配本区的公债推销任务,各县应加强领导,并成立公债推销委员会,动员城乡人民认购经济建设公债。到年底,全区共认购公债466.87万元,超额完成任务。
2月14日 省委通知,经中央批准,建立建德地委。嘉兴地委所辖的於潜、昌化两县划归建德地委领导。
2月 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嘉兴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此后,法院从专署的组织序列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审判机关。
3月 人民币新币发行和旧币收兑工作全面开展。 1月,新人民币开始在全国发行,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率为一元新币兑换一万元旧币。地委于18日成立了旧币监销委员会,领导与监督全区旧币销毁工作。此项工作到6月11日完成。
5月 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兴区专员公署改称“浙江省嘉兴专员公署”。
7月7日 地委批转工业部《关于嘉兴地区1955年对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意见》。《意见》说,据1953年统计,全区有十人以上私营工厂309户,职工9309人,产值6113万元。
7月28日至8月6日 地委举办农村整党骨干集训班。集训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省第八次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省委关于农村整党建党工作的有关指示,明确这次农村整党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各县、区委书记和农村整党骨干共511人参加了集训。
11月 地区召开千人血防大会。会议要求,认真落实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全面开展血防工作。 12月14日,地委建立防治血吸虫病七人领导小组,专署建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
12月11日 地委印发《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规划(草案)》。《草案》提出,全区拟于1956年基本完成、1957年全面完成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公私合营。具体计划为: 1955年至1956年第一季度为准备阶段; 1956年第二季度完成一批,约20%; 1956年第三季度全面展开; 1956年第四季度基本完成。
1956年1月至9月
1月30日 地委发出《关于加强审查干部工作的指示》,要求根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规定,在1957年3月底前完成对地、县机关副科以上干部的政治审查。
1月 全区开展撤区并乡工作,撤销区级建制,扩大乡的辖区。经撤并,全区268个乡合并为127个乡。
3月5日 地委印发《1956年—1967年嘉兴专区农业规划(草案)》,共40条。《草案》提出了“四个八”的指标,即粮食亩产800斤,桑叶亩产800斤,每户养猪羊8头,每户年收入800元。关于合作社问题,要求每3至5个连片集中的农业社。应当组成联合社,便于今后并大社,逐步扩大到每个农业社600户至1000户。
4月 地委建立审干委员会。同时,为开展内部肃反工作,建立肃反“五人小组”。
8月23日 地委印发《关于在全区实现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的规划》。地委认为,全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到7月底为止,全区已有96%的农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已达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