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服务  >  便民服务
一堂“保健课”,“钓”走一万多块钱
发布时间:2011-07-25 10:55 信息来源:安吉新闻网 字体:【

  “我们家那边最近很多老人上当受骗了。”近日,市民周女士打进新闻热线反映,前段时间自己家住报福的几位年纪较大的亲属被忽悠买了一些没用的保健品,希望借报纸给老年人提个醒,千万要当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到电话后,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听了一堂保健课,买下价格昂贵的“保健品”
  记者联系上了家住报福镇报福村71岁的刘老先生。他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和老伴去报福菜场买菜时,正巧看见有个免费量血压的摊位。“说是为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下乡来免费义诊的。”刘老先生说,当时他看到很多人在量血压,也去凑了个热闹。量完血压后,“工作人员”建议他第二天早上去听一个健康讲座,说是专门传授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的,而且说明全程包接包送,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天一早,刘老先生和老伴早早地来到指定地点。“都是面包车来接的,有很多人去。”刘老先生说,当时他们和其他老年人一起被工作人员带到一个会议室里,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来听课的老人,大约有五、六十人。随后,一些自称“教授”的人就开始给他们讲课。“讲了大约个把小时。”“教授”们说可以免费检查身体,并拿出一台电脑。随后,这些“教授”就开始推荐保健品和药品。“中央首长都在吃,别的地方根本买不到。”听到其中一位“教授”将保健品的功效吹得如此神奇,刘老先生有点动心,按照“教授”的指示,他订购了11盒胶囊,一共6000多元。
  “头一天告诉我们不用带钱,说听讲座不花钱,还管接管送,我和老伴身上都没带钱。”刘老先生说,当时“工作人员”看他有意买保健品,就告诉他可以送他回去拿钱或者去银行取钱。刘老先生出门和老伴一会合,发现老伴也买了价值4000多元的所谓“钙片”。最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和老伴取了一万多元买下了这些“保健品”。
  记者采访发现,同去的老年人当中,还有一部分人拒绝买“药”和“保健品”,64岁的浦华中就是其中一位。“这些药都不便宜,最少也要一千多。当时有一些买药或者保健品的都被送回去了,还有一部分人看着情形不对自己离开了,最后剩下我还有其他十八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我们都是不买的,他们就不管了,全部跑掉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浦华中老人很气愤,他说,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拨打了110,最后在公安民警的协调下,他们才顺利返家。
  部门提醒:此类情况时有发生,老年消费者警惕“钓鱼促销”
  记者从县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了解到,目前,针对老年人“钓鱼促销”,利用免费讲座、体检等方式,引诱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事时有发生。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盲目去听什么讲座,远离骗子,不给骗子机会;2、要分清保健品和药品的界限,保健品只是对身体可能有某些保健作用,但没有治疗作用,因此购买前要慎重考虑,不要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最好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3、在购买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向医生请教,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购买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规的、信誉好的商店、超市或保健品专卖店,对某些讲座一定要提高警惕,要索取有关票据资料,并妥善保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