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服务  >  便民服务
“娱乐化”为何“有市场”?
发布时间:2011-09-21 08:16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字体:【

  近年来,“娱乐化”现象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不少“禁娱令”,然而,反观当下,“娱乐化”非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近日,又一条“禁娱令”传来: 9月17日,在结束2011《快乐女声》的全部赛事后,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新闻发言人李浩公开承认,因为今年快女节目超时等原因,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已经通报,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
  这样的“禁令”能否遏制住“娱乐化”,我们暂且不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娱乐化”早已不是电视节目的私有财产,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都充斥着它的味道。
  比如说,有些电视节目,“娱乐化”让一些好的素材变得“三俗”;比如说,有些官方用语的“娱乐化”,淘宝体、梨花体等表达方式出现在官方微博中,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比如说,体育报道“娱乐化”,原本人们追逐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如今,体育明星的煽情、花边新闻则变得炙手可热;比如说,一些红色旅游的“娱乐化”,有的地方竟拿“鬼子进村”、“抢花姑娘”来取乐,这些所谓的“创意”无非是对公序良俗的践踏;比如说,传统节日“娱乐化”,很多的传统节日成了吃喝玩乐的代名词,而传统文化却渐行渐远……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娱乐化”为何“有市场”?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当下,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娱乐已然成了人们排解压力、发泄情绪、放松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当人们的精神需求不能较好的满足时,娱乐势必会成为一种“替代品”。就拿当下很火的相亲节目来说,尽管为人所诟病,但它的存在似乎也说明了很多问题,比如,当今社会的结婚成本是否过高?找对象是否过于功利?生活中是否难觅良缘?……而这些社会现实却恰恰为“娱乐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官方微博用“淘宝体”何尝没有这样的“现实土壤”——为改善亲民形象,改进服务理念,官方若避重就轻选择“淘宝体”,造成“娱乐化”现象便不难理解;此外,红色旅游“娱乐化”是否因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变得饥不择食?传统节日“娱乐化”,是否缘于民俗文化“此消”下的商业文化的“彼长”呢?
  我们不能左右人们的娱乐,但我们可以避免社会的“娱乐化”。我们在发“禁令”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一下“娱乐化”的根在哪,只有在根上对症下药,娱乐而不“泛化”才变得可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