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日报》周一报道,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一家名为百姓燃气有限公司的液化气站,由于县城乡建设局批文将“储配站”写成了“储备站”,导致投资16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营业。修水县城乡建设局领导称,工作人员“把关失误”,但主体内容没有错误,没有必要纠正文件。本版今天关注的是,城乡建设局的牛气冲天让人不解,明明是自己的失误,公民还没找你发火,你咋还先犯了牛脾气,就是死不悔改?明明是你的错误却要让公民来花钱买单,这是什么道理?我们不敢奢望这些部门能“闻过则喜”,但起码你也得做到 “闻过能改”吧?县建设局的说法,难免引发公众更多质疑——修水县城乡建设局是真的糊涂到了分不清好歹,还是这样坚持错误的背后藏着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
有无利益“猫腻”?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按其功能可分为储存站、储配站和灌装站,并不存在“储备站”一说。既然是“把关失误”,错了的就要改。当地液化气市场长期被垄断,错了的改不了,是怕认错受罚,还是有利益“猫腻”?
修水县城乡建设局的说法,难免引发公众诸多质疑——是真的糊涂到了分不清好歹,还是这样坚持错误的背后藏着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幕后的剧烈利益冲突,将权与利掺合到了一起,形成强大的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至此已暴露无遗。按常理,既然徐世贵是修水县委和县政府请来的,居于强势地位自不待言,为何关键时刻无人力挺他呢?这个事情嘛,可以不去说……里面的水,估计很浑。
(据《扬子晚报》)“一字之差”危害大
倘若政府部门如此出尔反尔,全无公信,胡乱行政,无法无天;一县之域,并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投资不宜——商人“招商引资”进来了,只能血本无归,那又还有谁还敢来投资?要是市场竞争无从展开,市场经济无以发展,百姓又从何受益,提高生活水平?其结果也就不外是,肥了当地的小集团而已。
“一字之差”看似卡住了一家企业,实际上卡住的是经济发展环境,是投资人的信心。希望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能认清“一字之差”的危害,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据《西安晚报》)闻过能改很难吗?
地球人都知道错了,甚至自己也知道错了,可是,让人郁闷的是,嘴里知错但就是拖着不改。与其说是这个错字太沉重,不如说是官僚习气积重难返。“一字出公门,九牛拉不回”,闻过不能改的问题,要有人管一管了。
在这样“一字出公门,九牛拉不回”的事实面前,我们是真的害怕了,毕竟,关系民生之事可禁不住权力这么折腾。
(据《华西都市报》)霸道的权力如何练就
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修水县城乡建设局“知错不改错”,明明是自己“失误”,将“储配站”写作“储备站”,导致“修水县燃气经营许可证”只用三天即被收回,却“就是不改”。并且在相关部门纠正后依然不予改正,还说没改的必要,权力如此霸道的结果便是公众权益受损、投资商利益受损而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此戕害公众权益,很可能造成基于公信力建立起来的社会良序、投资前景,会在霸道的权力面前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