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专武干部作为基层武装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们坚持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努力提高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科学发展。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武干部队伍,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平时服务”看,近年来,吴兴区各级专武干部通过组织民兵积极投身“经济强区、科技新城、生态家园、幸福吴兴”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急时应急”看,专武干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策和业务水平,在组织民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他们始终坚守一线指挥,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战时应战”看,民兵是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力量,未来战争中,民兵不仅可能担负独立作战、配合部队作战、战场勤务保障、补充后备兵员的任务,而且还要担负守护重要目标、维护后方稳定等任务。只有把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好,民兵完成任务才有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专武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专武干部处在人民武装工作第一线,既要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在基层末端有效落实,又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肩负双重使命,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提高综合素质下功夫。一要强化政治意识。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学习培育,引导广大专武干部自觉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制度,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侵蚀,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确保政治上正确坚定。二要提高履职能力。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总要求,把加强业务素质作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坚持军地结合,加大培训的力度,利用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类培训,分期分批组织专武干部集中轮训,将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培训体系,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有计划地选送到省人武学院进行深造,系统学习人民武装工作知识,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三要注重岗位实践。结合日常工作,让“嫩肩膀”挑大梁,让“门外汉”唱主角,在专武干部完成民兵整组训练、兵员征集、参建共建等任务的同时,积极安排他们参与经济工作,特别是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给他们压担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要教育专武干部正确处理好本职与兼职、武装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职责。要把专武干部队伍纳入党政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通盘考虑,切实形成抓建合力。一是规范选配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按照“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热爱党的人民武装事业,具有一定的军事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的基本条件,严把选配关。努力拓宽专武干部来源渠道,选调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党政干部、军队转业干部担任专武干部。按照公务员招考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专武干部,可优先从优秀退伍大学生士兵、人武学院毕业学员中选拔配备。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把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政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军地每年联合组织对专武干部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并将结果作为调整职务、工资、级别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对德才兼备的应积极推荐重用,对考核评定一般的要加强教育和培养,对不适合武装工作的要适时调整交流,营造能者上、庸者让、平者下的用人导向。三是落实管理机制。本着有利于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搞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防后备力量的原则,采取军地共管、分工协作的方法,加强对专武干部的教育管理。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分工领导负责,对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解决。要建立区委组织部、人事局、人武部政工科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分析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把专武干部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同时,要关心专武干部成长进步,落实职级待遇,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