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求发展 大爱至诚惠民生
——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年发展综述
5年成就速读
过去的5年对市第一人民医院来说是辉煌的5年,是值得称道的5年。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年里,医院花费1.07亿元建造了内儿科大楼并投入使用;
5年来,医院每年投入1千多万元引进先进的诊断与治疗设备,在湖州乃至浙北地区处领先地位;
5年来,医院制定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相关制度,先后培养了22名后备学科带头人;
5年来,医院完成了48项科研立项,多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5年来,医院始终获得群众高满意度;
……
累累硕果充分证明,医院选准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对此,院长朱鸣满怀信心:“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主旨,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为工作的生命线,为湖州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并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和群众的高满意度。 ”
病人至上 铸造一流服务品牌
“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必须要遵循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拉近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院长朱鸣这么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而言,需承担起更多服务责任,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多年来,正是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全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医护人员把亲情和爱心融入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从新医改启动伊始,市一院领导班子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讨论后继发展,经过一番调研,推出了入院→预检分诊→挂号→看病→住院→出院等全程惠民服务措施。
进入医院门诊大厅,最先接触的便是一站式服务中心,医院在原有的便民措施基础上,专门设立了“为您服务中心”,安排了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新推了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电话咨询、方便门诊、处方外配、行李代管,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轮椅、推车,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给70岁以上老人优先提供挂号、检查、配药等服务。大厅墙上的LED屏显示当日专家、专科信息,更让人一目了然。“挂号难、排队长”问题是患者在医院里最为头痛的事儿,为了方便群众看病,医院的“窗口”部门还特地延长了服务时间,挂号收费处和药房在中午和节假日依旧开放,减少挂号付费环节以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大厅里放置了2台自助挂号机、 3台自动取化验单机、 2台自动查询机,患者可随时前来查询,不进门诊诊室就能基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大厅外,医院专门订做了电瓶车接送手术病人,还尽量减少职工车辆停放院内,把原本就有限的停车位让给就诊患者。
医院针对热门科室,例如内科、儿科,专门开设了节假日门诊,晚上急诊增加药房、收费、内科、儿科医师各一名。今年还特地腾出了三间新的诊室,增加各级门诊医生的出诊单元,以应对日益增多的门诊患者,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我们所有的改革措施,立足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最迫切的就医需求。”朱鸣说,群众有意见,我们要尊重和改进,把群众需求作为首要考虑条件。
家里有病人住院,全家都得围着医院“蹲点”,为了让家人放心,在住院病区里,医院专门推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这里的护士与床位比达到1: 0.45的配备标准,实行无缝隙全程护理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在硬件配备上,购置了吹风机、多功能洗头机、消毒仪等护理工具。病人一入院,就有责任护士“陪护”到底,白天、晚上24小时随时带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为了让病人和家属做到“明白消费”,医院每天都给每一位患者发放一张详细的消费清单,明细消费内容;医生的诊疗方案则以“合理用药、禁止大处方”为准则,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起,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享受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物。据介绍,市一院已连续两年保持了人均住院均次费用和人均门诊均次费用零增长。
如今,全院上下已将微笑服务在脸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勤快动作在手上……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服务作为共识,使得医院社会美誉度连续提升。
强化管理科学决策谋发展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管理层,是促进单位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抓好医院的班子建设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始终坚持医院领导班子建设,拓展内涵,提能增效,努力建设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不断地用市场经济的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现代知识素养,时刻持有科学发展观态度,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医院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使得医院领导班子决策能力稳步提升,成为政治上可靠,理论上成熟的战斗集体。
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医院还着力于抓好内部建设,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自愿报名、竞聘上岗、科室推荐,医院领导班子研究后,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评议,最后经医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在全院二十二个临床科室(病区)和麻醉科设立50个医疗组,确定51个具有医疗组长资质的医师。同时,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岗定奖,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搭好医护人员施展才华的平台。
2006年以来,结合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强化医院各种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组织邀请外院专家每月来院督查,对归档、在档病历进行抽查、评分,将检查结果在医院局域网上公示,对不合格病历进行查处。加强对各医疗组考核,督促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
此外,医院还向外界寻求互相促进、发展的契机。 2010年,市一院正式成为湖州师范学院直属附属医院,从此,医院将以体制转换为契机,利用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势,推动医疗、科研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博学医精 医疗质量高于一切
“医疗质量就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做到‘群众满意’的根本。医院以高质量为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市一院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在同行中取得优势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医院投入1.07亿元建造了新的内儿科大楼,改善了患者的住院条件,降低了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并将骨科从一个病区扩展为3个病区,内科增设2个病区,大五官科独立开设病区,外科开展了微创外科和血管外科两个新科目,为湖州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
医院每年还投入1千多万元引进先进的诊断与治疗设备,其中百万元以上的设备就有12台。浙北地区首台1.5T全身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数字减影X线机、彩色B超诊断仪、生化分析仪……一系列大型医疗设备的引入,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教兴医、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是科教兴国在卫生事业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卫生系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手段。”医院领导班子认为。
“少玩一小时,多学一小时,得利的是你本人和患者。”朱鸣说:“我们鼓励支持在职医务人员不断进修、学习,提高医院学历层次,建设学习型医院。”
近年来,为了确保学科建设选准人、用好人,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医院出台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办法,并建立了后备学科带头人的人才库。人才库的成员,是医院从各临床学科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中遴选的一批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只要是被选入“人才库”的培养对象,医院就会对其医德医风、科研教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与全方位的考核。如果培训对象连续二年考核不及格,将退出后备人才库。同时后续的后备学科带头人遴选也在不断进行,选出优秀人才补充到“人才库”,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良性人才竞争氛围。
经过数年发展,医院已先后培养了22名后备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使医院从内部获得提升,促使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人才培养、业务建设、科研教学的基础和平台,近年来,市一院一批重点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全院有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八个市级重点学科。
市一院急诊科是湖州急诊抢救中心及急诊质控中心所在地,每年平均就诊人次14.5万-15万,急重症人数可达4000-5500人次,抢救成功率95%以上。原就实力雄厚的急诊科,这五年内并未停下脚步。五年前,急诊科早早定下发展计划,除了引进大量急救专业设备,还跟踪省内外急诊医学学科新发展、新要求,开展了讲座、学习班等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引进人才,提高实力。
省市共建学科肾脏内科,全市最大的现代化骨科康复中心,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科,从上世纪60年代就领先全市同类学科水平的泌尿外科……市一院将这些重点科室纳入医院发展的重点任务,给予大力扶持。而重点科室也不负众望,带动全院稳步前进。
在这5年间,医院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立项48项。其中,获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10项,多项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展望“十二五”绘就“三甲”新蓝图
一幅幅照片,就是市一院发展的一个个缩影,一处处写实;一组组数字,划上了“十一五”句号。迈过硕果累累的“十一五”,回首展望,医院的硬件、管理、科研、教学、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我市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患者的无数赞许。
已拉开帷幕的“十二五”又横亘在市一院人面前,如何继续书写自己华美的篇章,是他们的又一课题。
让我们欣喜的是,在“十一五”划上句号的那一刻,医院领导班子已为“十二五”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那便是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质量;坚持统筹协调,优化人才结构;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推进医院建设与发展战略”,力求在医疗服务质量、服务形式、院区环境、学科发展、硬件建设、运行机制上不断寻求突破创新,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与品质,向“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迈进,成为一家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
在扬帆启航的新起点,市一院人已做好充分准备,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怀着满腔热情和信心,创造高技术、高水平、优服务,积极进取进步、切切实实惠民的医院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