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都要比鸡蛋贵很多,散装鸡蛋卖4.5元一斤,散装的西红柿却卖到了6.88元一斤。”5月10日,在中兴南路的一家超市内,前来买菜的马大嫂卢女士环顾了四周的蔬菜价格标签后,直呼蔬菜价格高得有点吃不消。
青菜3元一斤,大葱5元一斤,荷兰豆8元一斤,带花小黄瓜16元一斤……记者随后走访了武康兴康、泰源两家农贸市场看到,与今年春节时的蔬菜价格相比,5月份的蔬菜价格都不算低,它高调、稳当当地持续在高价位。
青菜价格翻一倍 沉了百姓菜篮子
“今年4月份,全县蔬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了20%至50%。”县物价局工作人员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后,告诉记者。而青菜、大白菜等蔬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了100%。“多数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低,像青菜原先销售价格在1元一斤左右。每斤的销售价格上涨几毛钱,价格增长幅度就会显得较大。”县物价局监测科工作人员说。长期以来,县物价局加大市场蔬菜价格监测力度,密切跟踪蔬菜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及时准确掌握蔬菜供求和价格信息,并且加大监督力度,以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不过,今年我县市场上的蔬菜价格的确比去年高,市民手中的菜篮子变重了。家住美都现代城的沈女士是名会计,对日常生活的开支也是记得井井有条。“现在很少看到2元以下的蔬菜。一家三口在家吃早饭和晚饭,每月的买菜都超过800元。以前每月800元,肯定够买菜用的。”沈女士说。
种菜成本加大 高油价下雨天助推菜价涨
新安镇的蔬果种植户戚宝忠说,工人工资要增加,化肥的价格也上涨不少。拿最普通的尿素为例,尿素的价格比年初时上涨近20%。今年种菜的成本加大了。
“土地流转的价格也在变高。” 县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一块在我县地理位置等条件均中等的土地,每亩年租金约450元。今年,这样的一亩土地,年租金涨到600元左右。油价上涨,蔬菜运输费用的增加,也助推了西红柿、青椒等外地蔬菜的价格。现在我县本地西红柿还未上市,外地西红柿的进货价超过了4元一斤,市场上西红柿的销售价格因此赶超了鸡蛋的价格。
在泰源农贸市场,多年经营菜摊的姚女士介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蔬菜价格基本保持着高价位。前段时间,天气连续下雨,一些蔬菜种在地里容易烂根,雨中运输难度加大,叶菜等蔬菜价格会更高些。5月份以来,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南瓜、蒜苗等蔬菜价格已经便宜了一些,但降价幅度不大。
采访中,多位蔬菜经营者表示,随着夏天的来临,黄瓜、冬瓜、豇豆等时令蔬菜的市场供应量加大,按照往年的销售经验,这些蔬菜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低。“菜变贵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还是要吃。哪些菜贵,我就少进些,便宜的蔬菜多进一些。”另一名菜摊老板梅女士告诉记者,在蔬菜价格普涨的情况下,她是用这样的方法抓牢尽可能多的客户,保证菜摊的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