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马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
发布日期:2013-02-01 字号:[ ]


  近年来,全市各级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积极主动作为,大力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我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的成效。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各级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创新发展,努力开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一、着眼确保“三个绝对”要求落实,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习近平同志主持党和军队工作后,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核心政治要求,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军队要努力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切实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四个下功夫”和“八个深刻领会”,扎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行使命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要切实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深入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持续深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广泛开展我军性质、宗旨和职能教育,引导官兵职工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更加坚定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保持高度政治警觉,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密切关注社情动态,密切关注官兵思想反映,深入搞好政治纪律学习教育,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确保“三个绝对”要求落到实处。
  二、着眼“能打仗、打胜仗”目标,持续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能打仗、打胜仗”是习近平主席对全军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目标。要强化战备意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各级领导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增强做好抓准备谋打赢的责任感使命感。军分区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要自觉增强国防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始终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观念。要强化能力建设。着眼遂行任务需要,按照实战化要求,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突出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各级领导要带头参加重大演训活动,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强化夯实基础。今年是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之年,各级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民兵队伍和基层规范化建设。要坚持建强组织,编实民兵队伍,努力构建精干管用的民兵力量体系;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对条件受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单位,落实好帮带措施;坚持创新驱动,深化非公企业武装工作,推开楼宇民兵建设,进一步拓展武装工作新领域。
  三、着眼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要紧密联系湖州实际,努力在推进军地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要深化拓展“大国防”教育。重点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重点推进,强力推动国防教育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坚持舆论引导,在办好“湖州国防”专刊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宣传力度,推动国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坚持活动牵引,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持续强化“大安全”构建。重点做到“三个强化”:强化教育管理,切实加大依法从严治军力度,进一步规范军事机关“四个秩序”,确保安全稳定;强化军地协作,进一步拓展协作领域,健全协调机制;强化作用发挥,积极配合政法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参与“平安湖州”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彰显作用。要不断完善“大融合”布局。重点用好“三个抓手”:用好打造“四个湖州”这个抓手,统筹好军事与经济需求,努力实现军地深度融合;用好深化“双百”共建活动这个抓手,不断丰富形式,拓展内容,努力创新湖州军民共建模式;用好“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这个抓手,军地合力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武装文化品牌。
  四、着眼实现强市与兴武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党管武装工作力度。
  党管武装,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要不断强化党管武装意识。加强党管武装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尤其是第一书记要充分认清责任使命,努力以党管武装工作新成效,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发展。要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制度。认真贯彻省、市党管武装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2011]56号、湖委发[2011]50号文件规定,严格落实党委议军、办公例会、军事日活动等基本制度,确保党管武装工作落到实处。要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责任。抓好党管武装是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任务,军事机关党委第一书记要认真履行管政治方向、管思想建设、管组织队伍、管服务保障、管作用发挥的责任,做到始终牢记职责,认真履职尽责。要着力提高党管武装效益。要在完善政策上出效益,根据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制定上下衔接、规范配套的政策规定;要在解难帮扶上出效益,积极维护军人荣誉地位,加大拥军优属力度,在转业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就学和涉军维权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支持;要在多办实事上出效益,健全武装工作经费增长保障机制,特别是在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军事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后备力量基层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