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当兵最值
发布日期:2014-11-03 字号:[ ]


  征兵季节,常有亲友就孩子当兵的话题向我征求意见:“当兵到底值不值?”
  每次被问到这个话题,我总想起自己采访过的几个士兵,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
  那年去西北采访一个士官班长,下了飞机,刚一上车,前来接站的部队领导就提醒我:“这个班长跟他爱人离婚了,采访的时候您千万别问家庭的事,那是他心头的一块伤疤。”
  一见面就得到这么个信息,让我多少有些惊讶和惋惜。
  去营区的路上,部队领导给我讲了不少关于他的个人情况。这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技术骨干。因为部队配发的一种训练器材短缺,他决心自行研制。没有经费,他自掏腰包。没有技术,他千里拜师。没有教材,他自己编写。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大把大把地投入科研,却顾不上在孩子病重的时候陪在身边。
  爱人最终选择了带着孩子离开,身边的战友发现,本就沉默的他更加沉默了。
  是他对爱人和孩子没有感情吗?可他忆起最好的徒弟退伍时的情景,眼里打转的眼泪分明告诉我,这个汉子心底有多柔软。
  采访完他的那天晚上,他突然到招待所找我。扭扭捏捏好半天,他才鼓起勇气从兜里掏出一样令我十分意外的东西——一支男士唇膏。“西北干燥,我看您嘴唇干裂得厉害,所以……”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带着深深的不安,竟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那一刻,我的心底有一股暖流涌过。看着眼前这张年轻黝黑的面孔,我很想问他:为部队牺牲这么多,值吗?
  但我终究还是忍住了。采访中他说起自己科研成果时的自豪、介绍几位徒弟时的骄傲,以及多年无怨无悔的坚守,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我还曾采访过某基地的一位教学班长。刚承担教学任务那会儿,他怕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担此大任,常常独自躲在办公室学习到深夜甚至天明。他的领导告诉我,有一段时间,楼下站岗的哨兵常常惊讶地发现,晚上值第一班岗时,这个班长夹着厚厚一摞书出去,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次上哨时,他才夹着书本从办公室回来。因为每个哨兵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便成了哨兵们最“脸熟”的班长。
  这种付出,常人难以想象。面对我的采访,他的回答却很简单:“我得当一个合格的教学班长。”
  他的几位领导不约而同地跟我提起一件往事:有一年春节刚过,基地接到一项紧急任务。此时的他,正在宁夏老家休假。交通不便,又正值春运,多方打听买不到票,他干脆自掏腰包租了一辆车,颠簸8个小时,连夜赶了回来。当他一身风霜出现在战友面前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
  滴水成冰的冬夜,崎岖坎坷的道路,连夜奔波8小时,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毅力?
  “条件艰苦,还自费租车,不亏得慌吗?”面对采访,他淡淡一笑:“部队需要我,这感觉挺好的。” 这不是电影台词,这是一个士兵真实的回答!
  这个回答打动了我。一瞬间,无数个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却无私奉献的战士形象充盈脑海。
  如果把我们这支军队比作一部巨大的机器,每一身绿军装都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虽不起眼,却不可或缺。是他们的存在和付出,让我们的人民军队始终充满激情和活力。他们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连绵不绝的力量源泉。
  每一个向往军营的人,都有理由将走进这支英雄的军队视为最大的骄傲。每一个身穿军装的人,都应当为自己能为这支军队做点什么而无比自豪。懂得了这一点,“当兵值不值”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并且不可动摇:当兵,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