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乐享天伦,却突遭变故,唯一的孩子,过早离世。老年丧子后,他们不能再生育,健康恶化,身心俱疲,老无所依,但不得不咬牙面对养老的压力。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个。而在湖州,这样的家庭超过千户。这些失独家庭,失去了传统上“养儿防老”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最后依靠,散居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谁来承担起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障的责任?如何让这些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安享晚年?这些都亟须关注。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任晖提交了《关于加强全市“失独家庭”关爱工作的建议》,聚焦失独群体,呼吁全社会来关爱他们,满足他们以后的养老需要。
去年,任晖专门走访了民政等相关部门,了解“失独家庭”的状况。通过调研,她发现,失独者年龄大多在50岁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再加上失去再生育能力,遭遇了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危机,这类人有两个方面最值得关注:一是失独群体整体年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精神心理状态普遍不佳,部分失独人员生活拮据、生活困难,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养老问题成为最大困难;二是养老保障给付标准过低、社区关怀力量不够、各类制度设计尚待进一步完善等。“关爱‘失独家庭’是关系民生福祉的一件大事。”她说,帮扶“失独家庭”应该成为全社会的行动。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市就将这一特殊群体列入帮扶对象。 2012年,我市被列入中国计生协“生育关怀——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试点地市,吴兴、长兴作为试点县区先行实施项目。根据项目实施框架方案的要求,我市探索建立新型的“专业服务+志愿帮扶”居家养老帮扶模式,“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针对“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充分分析我市帮扶措施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后,任晖建议从经济、生活、精神上“三管齐下”,关爱“失独家庭”。首先,提高养老保障。国家卫健委等5部委于去年底发出通知,提高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相比以前,标准有所提高,但还是难以承受日益上涨的物价通胀压力,建议适当提高。其次,建立专项基金,以民间募捐为主,政府财政适当补助,专款专用。再者,结合各部门的惠民政策,协调部门分级对口,对失独家庭实施帮扶救助。“这些是经济和生活上的关爱,他们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任晖提出,在社区或村委会组建心理帮扶志愿者队伍,志愿者定期上门聊家常、帮家务、干农活,承担起精神慰藉工作,帮助特扶对象走出阴霾、重燃生活希望。
让任晖欣喜的是,在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养老助残列入全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就涉及“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制度,对失独父母给予特扶金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补助。“对‘失独家庭’来说,这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