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总基调,深入实施“八大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两看两比”活动,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综 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6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953.2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861.1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724.4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0:52.8:40.2。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8839元,增长8.7%,折合11116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1953元,增长8.7%,折合10004美元。
表1 分行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 2013年 | ±%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1803.2 | 9.0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125.6 | 0.7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953.2 | 10.1 |
#工业增加值 | 861.1 | 10.8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724.4 | 9.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0.5 | 1.5 |
批发和零售业 | 179.1 | 17.6 |
住宿和餐饮业 | 44.1 | 5.2 |
金融业 | 114.8 | 12.5 |
房地产业 | 77.8 | 6.5 |
其他服务业 | 248.2 | 5.2 |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1.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1%。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45.1亿元,增长9.7%,占比为93.8%;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27.2亿元、39.8亿元、19.9亿元和7.2亿元,分别增长5.0%、15.3%、3.8%和4.5%。全年财政支出197.6亿元,增长18.0%,其中民生改善支出141.4亿元,增长18.6%。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消费品价格上涨2.6%。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看,衣着上涨8.1%,食品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4%,居住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1.3%,烟酒及用品下降0.2%。
表2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 2013年 |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 | 2.1 |
#食 品 | 3.7 |
#粮食 | 3.6 |
肉禽及制品 | 5.1 |
蛋类 | 2.8 |
水产品 | 3.2 |
菜 | 8.9 |
烟酒及用品 | -0.2 |
衣 着 | 8.1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3.1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4 |
交通和通信 | -1.3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 0.4 |
居 住 | 1.0 |
#服务项目价格 | 1.0 |
消费品价格 | 2.6 |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95.1亿元,增长1.5%;林业产值23.2亿元,增长0.3%;牧业产值45.9亿元,增长0.2%;渔业产值40.3亿元,增长6.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4.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0.5万亩,减少1.3%,其中油菜籽面积28.9万亩,减少8.2%;蔬菜面积55.4万亩,增长0.4%;花卉苗木面积29.2万亩,增长6.2%。
全年粮食产量90.6万吨,增长0.7 %;油菜籽产量4.3万吨,减少6.3%;生猪出栏163.7万头,增长4.5%;肉类产量19.2万吨,增长1.1%;蚕茧产量1.2万吨,减少12.9%;家禽出栏4625万羽,减少5.5%;禽蛋产量5.2万吨,减少9.0%;水产品产量28.8万吨,增长2.0%。
全市年末拥有现代农业示范园255个,其中省级63个;本年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51个,其中省级19个。全市年末拥有无公害水产品基地122个;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06家;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2.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698只,绿色食品195只。
三、工 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2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84.2亿元、重工业增加值345.7亿元,分别增长14.2%、9.0%。34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实现增长,4个行业增加值超过40亿元。其中,纺织业83.3亿元,增长9.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3.6亿元,增长1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8.6亿元,增长18.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0.9亿元,增长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利税324.0亿元,其中利润207.1亿元,分别增长27.1%、31%。10个工业行业达到了“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利税超10亿元”,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31.5亿元、利税总额234.8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2.6%和72.5%。5个行业利税超过20亿元。其中,纺织业42.2亿元,增长3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4.0亿元,增长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5亿元,增长33.7%;通用设备制造业23.6亿元,增长5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1亿元,增长20.9%。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利税90.6亿元,其中利润60.6亿元,分别增长24.2%、27.4%。从利税看,资源与环境产业增长68.7%,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增长34.3%,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7.3%,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7.1%,新材料产业增长22.8%,新能源及节能产业增长9.2%。
全年六大特色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利税172.8亿元,其中利润116亿元,分别增长27.5%、29.9%。从利税看,特色纺织产业增长52.7%,先进装备产业增长34.6%,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8.1%,金属新材产业增长26%,绿色家居产业增长24.2%,新能源产业增长9.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29个,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19.5亿元,增长31.7%;非国有投资866.4亿元,增长9.0%。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6.8亿元,下降14.2%;第二产业投资529.2亿元,下降0.1%,其中工业投资528.4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534.0亿元,增长23.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105.9万平方米,增长14.2%;房屋竣工面积242.8万平方米,增长26.5%;商品房销售面积308.5万平方米,增长12.8%,其中住宅250.9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销售额215.7亿元,增长15.9%,其中住宅175.2亿元,增长13.3%。
全市年末拥有建筑企业215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9家、二级资质企业63家。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68.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43.6亿元,分别增长16.9%和1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64万平方米,增长10.8%;竣工面积1564万平方米,下降2.9%。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批发零售业686.3亿元,增长13.3%;住宿餐饮业79.9亿元,增长10.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246.4亿元,增长10.4%。其中,食品类20.1亿元,增长19.6%;服装类13.2亿元,增长12.3%;金银珠宝类9.5亿元,增长4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3.3亿元,增长1.4%;石油及制品类64.8亿元,增长6.9%;汽车类91.7亿元,增长8.5%。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95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4903.5万人次,增长17%;入境旅游人数53.3万人次,增长12.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93.6亿元,增长21.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81.2亿元,增长21.8%;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增长15.8%。全年旅游景区门票收入3.6亿元,增长16%。全市年末拥有星级宾馆46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37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出口80.9亿美元,增长9.5%;进口14.5亿美元,增长8.3%。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73.3亿美元,增长9.5%;加工贸易出口7.6亿美元,增长9.2%。按出口企业性质分,生产企业出口43.8亿美元,增长14.8%;流通企业出口11.7亿美元,增长5.5%;外资企业出口25.4亿美元,增长3%。按主要出口产品分,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27.5亿美元,增长12.7%;机电产品出口24.8亿美元,增长9.6%。按主要出口市场分,非洲、亚洲和北美洲出口增长较快,分别达到19.3%、15.7%和13.3%;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分别增长6.2%、1.3%和0.9%。
表3 外贸进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 2013年 | ±% |
进出口总额 | 95.3 | 9.3 |
出 口 | 80.9 | 9.5 |
#一般贸易 | 73.3 | 9.5 |
加工贸易 | 7.6 | 9.2 |
#生产企业 | 43.8 | 14.8 |
流通企业 | 11.7 | 5.5 |
外资企业 | 25.4 | 3.0 |
#亚 洲 | 26.2 | 15.7 |
#日 本 | 4.1 | 1.6 |
非 洲 | 4.1 | 19.3 |
欧 洲 | 21.1 | 1.3 |
拉丁美洲 | 7.1 | 0.9 |
北美洲 | 19.7 | 13.3 |
#美 国 | 17.8 | 15.4 |
大洋洲 | 2.7 | 6.2 |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 27.5 | 12.7 |
机电产品 | 24.9 | 9.6 |
化工产品 | 4.8 | 0.9 |
农副产品 | 7.2 | 3.9 |
高新技术产品 | 1.9 | 1.5 |
进 口 | 14.4 | 8.3 |
全年新批准及增减资利用外资项目211个。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19家,增资项目60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87个。全年合同外资1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2%。全年实到外资1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1561万美元,下降56.2%;第二产业5.3亿美元,下降18.6%;第三产业5.2亿美元,增长50.0%。
七、交通运输和电信
统筹推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杭长高速公路北延项目正式开工,318国道改线工程加快实施,长湖申航道浙江段扩建工程全线建成。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全市年末汽车保有量达到40.56万辆,比上年增加6.68万辆,增长19.7%;私人汽车保有量35.78万辆,增加6.38万辆,增长21.7%,其中轿车27.23万辆,增加4.75万辆,增长21.1%。全年小型汽车上牌量7.24万辆,增长4.1%。
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31.6亿元,比上年下降6.4%;全市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7.03万户,比上年减少4.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66.35万户,增加42.09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81.27万户,增加21.21万户,增长35.3%。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577.9亿元、贷款余额214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8%、12.2%;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31.5亿元,同比多增31.3亿元;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243.8亿元,比年初增加160.5亿元,同比多增32.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3.3亿元,比年初增加13.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比年初上升0.46个百分点。
表4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 2013年末 | 比年初增减额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 2577.9 | 291.8 |
# 储蓄存款 | 1243.8 | 160.5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 2500.4 | 266.6 |
# 单位存款 | 1140.0 | 58.8 |
储蓄存款 | 1238.8 | 159.8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 2145.4 | 231.5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 2094.4 | 240.6 |
# 短期贷款 | 1211.6 | 65.7 |
# 个人消费贷款 | 40.4 | -7.5 |
经营贷款 | 856.3 | 56.0 |
固定资产贷款 | 4.6 | -0.4 |
贸易融资 | 62.2 | 6.3 |
# 中长期贷款 | 834.9 | 170.3 |
# 个人消费贷款 | 309.1 | 39.6 |
经营贷款 | 51.2 | 25.2 |
固定资产贷款 | 374.7 | 71.4 |
全年证券营业机构业务成交额2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代理A股成交1584.1亿元,增长22.5%。我武生物、老恒和分别获得中国证监会IPO和香港联交所核准批复;金洲管道等8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33.7亿元。全市年末已拥有上市公司13家,其中境外3家,境内10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9.1亿元,增长2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8亿元,增长49.9%;人身险保费收入29.3亿元,增长5.8%。各项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23.7亿元,增长62.2%。其中,财险赔款19.2亿元,增长88%;寿险赔款4.4亿元,增长1.6%。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53所,全年招收学生11.93万人,在校学生43.94万人,毕业生12.2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3.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98.9%,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小学入学率均为100%;十五年教育毛入学率98.8%,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各类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73万人,其中中小学专任教师1.87万人;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专任教师6.6人。
表5 2013年学校基本情况
| 学校数 | 招生数 | 在校学生数 | 毕业生数 | 专任教师数 |
(所) | (万人) | (万人) | (万人) | (人) | |
合 计 | 453 | 11.93 | 43.94 | 12.24 | 27299 |
#高等教育 | 4 | 1.52 | 4.55 | 1.29 | 1960 |
中等职业学校 | 12 | 1.17 | 3.34 | 1.16 | 1968 |
普通中学 | 125 | 4.10 | 12.59 | 4.42 | 10101 |
#高中 | 25 | 1.49 | 5.03 | 1.71 | 3659 |
初中 | 100 | 2.61 | 7.56 | 2.71 | 6442 |
小学 | 130 | 2.63 | 15.67 | 2.75 | 8558 |
全年专利申请量16597项,比上年增长31.1%;专利授权量10326项,比上年增加456件,增长4.6%,其中发明专利521项,比上年增加15项,增长3.0%。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成交项目483项,比上年增长50.9%;技术成交金额166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全市年末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49家,比上年增加23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0家,增加55家。全年获市级以上政府奖的科技成果60项,其中省级16项。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项目53项,比上年减少7项。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年末拥有影剧院5个,全年演出8354场;文化馆、艺术馆6个,全年举办展览80个,组织文艺活动793次;公共图书馆5个,总藏量201.9万册件;乡镇街道文化站69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文物保护单位360个,其中国家级24个,省级3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6个。我市首创的“文化走亲”项目获得了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项目奖。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完成提升150个农家书屋的规范化建设。全年共引进高雅艺术演出195场,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489场,组织基层文化活动4061场,开展电影下乡放映1.42万场次。全年出版各类报纸5553万份,其中湖州日报2373万份,湖州晚报2920万份,湖州广播电视报260万份。
全年成功承办2013第四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湖州赛段、2013全国蹦床冠军赛、“前进杯”2013中国长兴第四届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2013年“旭派电池”杯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第二站)比赛、浙江省第33届“迎春杯”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等近三十项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在省以上运动会上获得奖牌93.5枚,其中金牌21.5枚、银牌30枚、铜牌42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市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35个,其中医院39家、卫生院72家、妇幼保健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18个;等级医院22家,其中三级医院6家;拥有医疗床位1207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1694张;卫生技术人员18216人,其中执业医师5411人、执业助理医师1158人、注册护士6698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5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9人,其中医生25人。全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98‰、3.88‰,分别比上年下降0.80和1.32个千分点。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62.49万人,其中男性130.42万人、女性132.07万人;非农人口92.90万人,比上年增加3.43万人;60岁以上人口55.74万人,占总人口的21.2%,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35万人,出生率为8.98‰;死亡人口1.77万人,死亡率为6.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0‰。全年计划生育率为97.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82万人,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7%。
据359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22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1%,经营性收入增长8.6%,财产性收入增长17.2%,转移性收入增长12.5%。人均消费支出22127元,增长11.2%;恩格尔系数为35.9%。据809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44元,名义增长10.8%。其中,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11.5%,经营性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10.7%,转移性收入增长14.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348元,增长11.5%;恩格尔系数为32.2%。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乡居民年末人均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7384元,比上年增加5958元,增长14.4%。
全市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16.31万人,比上年增加11.3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6.21万人,增加8.1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76万人,增加5.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2.63万人,增加2.6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6.34万人,增加4.22万人;参加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制度的被征地农民13.00万人,减少0.4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39.44万人,减少9.16万人。全市年末住房公积金正常缴存人数达到24.57万人,比上年增加1.71万人;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9.71亿元,增长9.1%;当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2.5亿元,增长38.0%。
全市年末农村“五保”对象人数为1784人,城镇“三无”对象人数为273人。全年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23620户,人数40630人,其中农村32609人、城镇8021人;全年发放低保保障金11781万元,比上年减少3.7%;市区城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25元,农村为368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6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1亿元。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质量
有序推进湖州中心城市建设,梁希森林公园一期建成开放,10个老小区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新浙北、东吴国际相继落成,外环线、奥体中心等建设步伐加快,湖州开发区综合交通枢纽区块框架全面拉开,太湖度假区滨湖开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吴兴东部新区建设持续推进,南浔城区功能形象切实改善。全面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打通了一批断头路,改善了一批拥堵点,全市投放公共自行车5550辆;中心城区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取得实效,“数字城管”系统建成运行。
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全市地表水市控以上监测断面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的比例为90.6%,功能区达标率为88.7%,与上年持平;市出境断面水质良好,入太湖河流断面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Ⅲ类水标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74.3微克/立方米。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5.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和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