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以争创双拥模范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军地融合、共谋发展”的创建主题,积极探索新时期拥军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有效载体,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德清特色的社会化拥军新路子,两名个人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章。
榜样引领拥军潮
一直以来,该县有着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民间拥军氛围非常浓厚。其中最受人称赞、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便是拥军大姐钱立玲。钱立玲自2001年以来16次自费上西藏,还到过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军营,慰问德清籍战士1000余人次,行程35万多公里,花费40多万元。在一次进藏慰问中,为记录战士神圣的一刻——新兵衔接仪式,钱立玲面对着冰冻、缺氧、饥饿、孤独等艰苦条件的挑战,冒险独自翻越唐古拉山,由于严重高原反应出现昏迷,幸被藏族同胞及时发现,把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14年来,钱立玲为德清兵搭建军营与家乡沟通的桥梁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被德清籍战士亲切地称为“故乡指导员”。“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拥军典型的熏染下,德清民间拥军呈现出“葡萄串”效应。新明辉公司的李晓青得知钱立玲前往西藏,因工作忙不能一同前往,就请钱立玲捎上2000元慰问金; 50岁的徐燮荣夫妇都是残疾人, 2003年以来每年都要在最冷和最热的时候上山,给驻德清某部雷达连的官兵送上鲜活的水产品,徐燮荣还到西藏、苏北革命老区开展拥军;武康普通市民胡爱英,每年端午节都把自己亲手做的粽子、咸鸭蛋送到德清消防大队官兵的手中;70多岁退休教师蔡永法,义务守护革命烈士陵园40多年;朱建民、庞飞颖、童燕红三位私营店主坚持为每位驻德清部队战士免费送生日蛋糕,让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军人感受到德清人民的关爱。
民间拥军奖项多
德清还有一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他叫王益民。一个县连续出了两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这在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个人表彰史上是鲜见的。
10年前,当时只有30岁出头的王益民,时常耳濡目染“拥军大姐”钱立玲到西藏慰问的感人事迹,看到钱立玲拍摄带回的德清籍战士驻守祖国边塞的戎马风采,从小向往当兵的王益民,既羡慕又钦佩。
2003年8月的一天,王益民偶然得知,有名在西藏服役的德清籍战士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妹妹面临辍学。第二天他就赶到村里,将1000元现金和一些慰问品送到战士父母手上。为了能让这名从未见过面的战士安心服役,王益民资助其妹妹完成了学业。
看到部队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王益民与几名拥军热心人士一起,把价值数万元的彩电、音响、VCD、冰柜送到部队……
2007年,他看到身边报考军校的青年很多,高兴之余,决定设立了“益民报国奖”,用于奖励德清县高中毕业生考上军事院校、德清籍现役军人(含驻德清军人)考上军事院校或士官学校的有志青年。几年下来,“益民报国奖”先后为60余名考上军校的学子及其家长,颁发了奖金、荣誉证书,激励热血青年献身祖国国防事业。
早在2002年,该县就有了全国首个由打工青年设立的拥军奖——“志国拥军奖”。该奖项由退伍军人刘志国设立,用以奖励德清籍立功的现役军人及其家属,至今已有多位立功的德清籍现役军人获此殊荣。另外,该县民间热心拥军人士还设立了“飞颖好军嫂奖”、“建民复员退伍军人创业奖”等民间拥军奖项。
为加强对民间拥军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县人武部和民政局的牵头协调下, 2013年11月,由全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杨宝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钱立玲、王益民,“湖州市拥军模范”王彦方,县民间热心拥军人士童燕红等为发起人,成立了德清县民间拥军协会。
目前,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学习有关双拥工作的方针政策,着力增强会员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协调安排会员重大节日期间到部队和烈军属家走访慰问,积极开展军(警)企共建共育活动,定期组织军地青年联欢联谊活动,等等。民间拥军协会为热心拥军的人士沟通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也极大地凝聚了民间拥军的力量,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德清拥军优属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民拥军成风尚
在德清,有一支出租车拥军车队。这支车队由浙江美都旅游有限公司发起组织,各车辆驾驶员自愿报名,公司车队根据驾驶员平时的工作表现择优录取。
车队驾驶员不仅在平日里处处体现拥军情,而且每逢中秋节、建军节等时机,都自发组织对军人进行慰问。拥军车队以热爱军人、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服务宗旨,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被授予省级文明车队。
该县还成立了红太阳拥军腰鼓队、美珍拥军腰鼓队、“拥军十姐妹”等,每逢重大节日都不忘走进军营,慰问子弟兵。很多部门单位也纷纷加入拥军行列,县人力社保局为即将退伍的老兵开展各种就业培训讲座;县文化部门每逢重大节日都精心准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开展慰问演出活动;县司法部门积极将法律送进部队,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县农业局为部队建起了蔬菜大棚,并专门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帮助部队开展农副业生产,受到部队官兵高度赞扬……
民间高涨的拥军热情,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宣传。近年县委、县政府和驻军单位始终把双拥工作列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部队建设的长远规划之中,每年召开军地联席会议、议军会议,共商双拥大计。
为保证双拥工作必要的经费,各级政府不仅把工作经费列入预算,还急事急办、特事特批。去年建立了驻德清部队伙食补助制度,把部队的伙食补助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补助标准,全年一次性发放至部队。近几年,为部队修缮营房、改善训练和生活条件、完善硬件设施、保障民兵训练以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等,德清县投入了5860余万元。
每年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县领导都带队走访慰问驻德清部队官兵。同时,德清注重从发扬军队革命传统、增进军民团结入手,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不断丰富双拥宣传内容,大力宣传革命功臣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宣传人民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支援地方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宣传革命残疾军人、烈士家属、退役军人在新形势下识大体、顾大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觉奉献的先进典型;宣传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宣传拥军优属工作对于巩固国防、增进军政军民团结、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拥军优属、人人关心国防的良好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