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将呈现出水面舰艇数量增长的态势,将比现在增加30%。海军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潜在的海上冲突因素在增加,但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却在下降,一些英国专家开始担心难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 英国专家认为,“海上实力”的概念绝非仅限于军事方面,世界商船队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谁海上贸易越多,谁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分量就越大。同时也需要水运交通线的安全保障。
为什么需要海军
2030年前,将呈现出水面舰艇数量增长的态势,将比现在增加30%。这是由于海军在未来须遂行的广泛任务所决定的。海军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包括:使用或用武力威胁侵犯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针对航行、港口的恐怖活动;海盗行为;破坏能源供应线;非法勘探和资源开采;贩毒、武器走私以及海上其他非法活动;非法移民;非法捕鱼;海上间谍活动等。
虽然未来15年海军舰艇数量将增加,但发展将不均衡。1990年,美、俄、英、加和北约欧洲发达国家拥有1369艘舰艇和潜艇。到2000年下降到了669艘,2010年只有568艘。同期,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和越南作战舰艇和潜艇的数量则从259艘增加到了338艘。显而易见,这种趋势今后还将保持下去。
英国格林尼治海事研究所(皇家海军学院前身)所长克里斯托费尔?贝拉米教授指出,在未来20年,“中国、印度、日本,甚至可能还有俄罗斯将会大力提升自己的海上实力,努力达到美国的水平。”
日不落帝国的衰落
贝拉米是最近众多因为海军衰落而将矛头指向英国政府和议会的专家之一。去年9月份著名海军事务顾问理查德?斯科特和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所长李?威莱特的文章《重塑使命:阿富汗战争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对新的未来展望》认为,英国是一个“具有巨大势力范围的小岛”。伦敦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英国银行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发挥作用。然而,英国早就不再是“世界工厂”。金融危机对英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生存,英国不得不竭尽一切之能事节衣缩食,包括大幅减少军费开支。况且,“苏联威胁”早就消失了。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曾指出:“随着大幅减少国防开支,英国正在失去过去‘铁哥们’地位。我很伤心,但是这是现实。”
与其说反恐战争给模糊不清的英国国防带来了损失,不如说伦敦多年来将经济重点放在靠损害工业来发展金融和服务领域,才是祸乱之源。现在的唐宁街10号主人号召用新工业化模式取代后工业化模式。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目前英国正在经历倒退的过程。去年英国BAE公司关闭3个造船企业,原因是缺少军事订货而亏损,其中有历史最悠久的(800年)朴次茅斯造船厂。这个造船厂建造了在1588年消灭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舰艇、1805年10月特拉法加海战纳尔逊的旗舰风帆战列舰“胜利”号以及1906年的“无畏”号战列舰。然而现在是韩国造船厂在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加油船。全球化的法则就是这样。
从1415年开始举行过多次英国海军大阅兵的斯皮特黑德锚地就隶属朴次茅斯。1953年6月15日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前来参加加冕礼的约有200艘舰艇。而201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英国皇家海军仅出动了1艘扫雷舰。“日不落帝国”和英国“统治海洋”的时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在斯皮特黑德锚地的一个小小角落就会容得下只有49艘作战舰艇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假如有人对1953年的任何一名英国大舰队的成员说,英国海军会压缩到这种可怜数量的地步,那么他一定会因绝望而自缢了。
当然,弹道导弹核潜艇所携带的导弹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这是“最后一刻”的武器,使用它后既不会有敌人,也不会有盟友了。
尽管理查德?斯科特和李?威莱特保持谨慎乐观,但英国皇家海军的前景不是特别令人信服。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的造价猛涨到了62亿英镑,超出了最初预算20亿英镑。总的来看,价格还会上涨。伦敦暗示,愿意向任何一个友好国家出售第二艘航母。这有可能是印度或者巴西,甚至暗示有可能还出售第一艘航母,原因是缺乏航母使用的费用。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话,那么主要为航母担负护航任务的勇敢级驱逐舰的命运就更加叵测了。
英国皇家海军通用兵力应当增加13艘26型“全球战斗舰”,2020年后将取代13艘公爵级23型反潜护卫舰。“全球战斗舰”是英国海军专门为它重新定义的一种新的舰艇分类,设计用于大范围内的各种联合和多国行动,包括复杂战斗行动或反海盗等海上安全行动,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和灾难救助行动等。该舰既可单独行动,又可作为特混大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目前的价格计算,“全球战斗舰”每艘为2.6-3.5亿英镑,排水量约6000吨,长148.5米,宽20米,航速28节,续航力为7000海里/15节,舰员130人。采用复合柴电—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将包括:48单元垂直发射装置、16~24座用于发射可攻击岸上目标的“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射装置,1门奥托?梅莱拉自动火炮,2座30毫米小口径机炮。
“全球战斗舰”虽能获得足够武器装备,但用于防空和导弹防御以及水面舰艇比较困难。在美国海军的眼中,“全球战斗舰”不过是战斗力不强的辅助舰。
苏格兰正在举行是否脱离英国独立的全民公投,这很可能导致英国会失去海军,因为英国只有在苏格兰BAE系统公司高文和斯科特斯顿造船厂从事军舰建造。如果苏格兰独立,势必要将英国位于边境北部的核威慑部队“驱逐出境”。这意味着英国“被单边去核”。对于英国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海上新威胁不断出现
正如贝拉米所指出的,在最近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从“海上”投射海军兵力的模式占主导地位(舰对岸)。“从海上”动用武力的例子举不胜举。这里既包括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也包括对利比亚卡扎菲的制度发动的战争。
甚至在远离大海的阿富汗战争,没有海上力量参与也是不行的。这些战略行动每一次都伴随着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的巡航导弹的打击,舰载机的飞行、登陆兵从海上登陆、海军陆战队员参与陆上战斗。
这是否意味着,“在海上”的力量失去自己的意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贝拉米认为,对国际贸易来说关键的问题是“通道”宽窄问题,贝拉米也称其为“瓶颈”问题。这些 “瓶颈”包括拉芒什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和白令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不难发现,在“冷战”白热化的时候,“舰对岸”的行动完全消失了。为什么?苏联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实际存在和十分积极地与美国及其北约的海军对抗使热战的可能性降温了。当苏军实力包括海军实力开始下降的时候,新的一轮局部战争才到来,正是这些战争使美国重新启动了“舰对岸”机器。
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已经不能与美国海军相提并论了。但在世界海洋的舞台上又出现了新的强劲对手——中国。这会引起海军战略和海军使用的新的转折。形势有可能按照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苏美模式发展,但也不能排除充满矛盾冲突的结局。
贝拉米指出,在解决北京与邻国因东海和南海荒无人烟的岛屿争端时,动用“海上兵力”的可能性很大。毫无疑问,美国也势必会干预这些争端。争端有可能会演变成非常严重的冲突,包括舰队之间的冲突。当然预计不会发生类似于日德兰海战那样的情况,而有可能会发生莱特湾海战的变异。因为就在西太地区那片水域里,70年前曾发生过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莱特湾海战。
不能排除采用全新的海战方法的可能性。比如,根据“岸对舰”的模式使用兵力。现在好像“岸上”兵力获得了重整旗鼓机会。中国研制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引起华盛顿极大不安。美国海军专家认为,中国进行的飞行速度为10马赫的高超音速武器试验是其战略核武器和新型常规导弹发展计划的重要一步。著名美国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得?费舍尔称,这种高超音速武器,水上目标杀伤距离达3000公里。其高超音速弹头能够 “洞穿”任何现有舰载反导“盾牌”。
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不仅按照“岸对舰(队)”路线图,而且按照“岸经海对岸”的模式使用岸基导弹系统。比如,目前越南海军用“棱堡”机动式岸防导弹系统采用的“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范围可以覆盖中国位于三亚的海军基地以及海南岛的军事基础设施目标。
为了降低巡航导弹的威胁,美国正在研制联合地面攻击巡航导弹防御空中网络化传感器系统。其基础是部署在3000~5000米高空气球上的X波段雷达,但其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效果如何很难判断。毋庸置疑,这些不对称武器影响美国海军的整体活动并迫使其紧靠自己的海岸。要知道沿岸反潜防御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今天美国海军数量已经不那么多的舰艇可以完成这些任务。首当其冲的是伯克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目前美国海军拥有该级舰艇62艘,最近几年其数量将增至75艘。但在这期间有2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将达到规定的服役期并被送去拆解。能够遂行反潜任务的佩里级护卫舰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数量不多的该级舰艇将退出现役。
要为航母和登陆舰护航、担负部分远海反导防御值班任务和保卫美国沿岸水域防止潜艇攻击,75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显得太少了。当然这其中不包括3艘在建的用于打击陆上目标,而并非用于反潜作战的朱姆沃尔超级驱逐舰,以及由于一系列原因不太适于完成类似使命任务的濒海战斗舰。美国多用途核动力潜艇的情况也一样。它们只限于在远海深处部署。
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面临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将从根本上影响海上实力、其技术构成、战略和海战战术。为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542970-6874-1-国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