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粤东某海训场,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师实弹战术演习激战正酣。演习中,由深圳大学协助该师研制的指挥方舱系统表现抢眼:它实时引入预警雷达、警戒雷达和对空观察及地方航管雷达等空情信息,指挥各作战单元协同作战。该师着眼寓军于民的特点,坚持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战斗力建设。
前年夏天,该师千里跃进粤西进行实弹战术演习时恰逢八一节,预编地政府和编兵单位领导拉着一车车凉茶、食品等物资,辗转300余公里专程前来慰问。官兵连忙热情相迎,可偏偏就在这时,防空警报拉响。官兵连忙作别慰问团,奔向战位,可还是耽误了2分钟,险些错失开火时机。而驻训结束返营,尚未用完的大量食品、衣物等慰问物资更是成了“甜蜜的负担”。
随着驻地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子弟兵同享改革开放成果成为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如何着眼预备役部队特点,充分借助地方科技优势推进战斗力建设,也成了师党委思考的课题。
“常到军营闻闻‘硝烟味’,探寻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需求点!”师党委与驻地23个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定期邀请他们到部队、到训练场上召开议军会、联席会,通报部队战斗力建设现状和发展瓶颈;分批组织军事体验日,围绕服务保障官兵训练搞调研、商对策,定措施。在师司令部作训科,记者看到了一份今年上半年的第一政委办公会会议纪要,会议确定的17个需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立项解决的问题中,70%与部队战斗力建设相关,直指兵员整组、指挥自动化等影响部队战备训练的瓶颈问题。
部队需求提前通告,地方拥军有的放矢,军民融合推动战斗力建设驶上快车道。针对部队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各编兵地域政府和企业将部队急需的各类技术骨干送上门来,帮助该师新编调整成立了雷达抢修、光电干扰等预备役分队,70多名各领域专家学者成为预备役军官,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该师近年来装备了不少新型高炮和雷达、指挥仪等,因新旧装备型号制式参差不齐,难以兼容,作用发挥受限。深圳大学科研人员主动靠上前来,经军地联合攻关,以空情传输系统和情报指挥系统为平台,对侦查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三大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构建起了上下联通的指挥方舱系统,实现了由师、团、营、连到单炮的全程数字链无缝连接,作战指挥效能大幅提升。
583647-6872-1-他山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