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聚力军民融合 推进强市兴武——2015年全市党管武装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6-02-29 字号:[ ]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和赋予任务,坚持抓经济不忘建国防、谋发展不忘兴武装,自觉把武装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谋划,作为重大任务落实,有力促进了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保持了武装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提升、互促共赢的良好态势。
  扭住第一责任不放松,组织领导更加有力。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市委主要领导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自觉按照省委夏书记强调的“抓好武装是本职、不抓武装是失职、抓不好武装是不称职”的要求,坚持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注重加强对武装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推动了党管武装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坚持摆上位置。各级党委始终把党管武装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的基础工程,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始终紧抓不放。市、县(区)全委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都对武装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召开武装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坚持把武装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分层组织武装工作述职,军地合力开展武装工作考核,有效激发了各级管武装、抓武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坚持依法推进。认真贯彻浙委〔2011〕 56号和湖委发〔2011〕50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规定,市里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县(区)也出台了关于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民兵“红旗党支部”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武装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三是坚持亲力亲为。党政领导特别是第一书记,坚持把武装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在实处,经常到军事机关了解工作情况,走访慰问辖区部队,研究解决矛盾问题,带头参加重大军事活动,引领和带动各级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和国防观念。
  扭住铸魂育人不放松,思想建设更加扎实。注重加强后备力量思想政治建设,确保了党管武装工作正确方向。一是大抓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武装头脑,自觉将党管武装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和会议精神,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领导干部培训内容,邀请专家教授为机关干部作国家安全形势报告,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抓武装管武装的政治责任。二是大抓教育引导。依据《民兵政治工作规定》,各县(区)坚持以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为重点,利用整组点验、组织集训、遂行任务等时机,认真组织以理想信念、使命任务、战斗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按照上级部署,在民兵队伍中广泛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国防后备军”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民兵自觉践行“四有”要求。三是大抓氛围营造。认真贯彻省委〔2013〕33号和市委〔2014〕28号文件精神,坚持依托主流媒体开辟“八一光荣榜”,建好中小学校“荣誉墙”,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和“教育周”活动,严密组织慰问军属“大走访”,持续推进“双百”共建和“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活动,组织评选“拥军模范企业”和“拥军企业家”,推动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落实。全市社会化拥军做法和德清拥军典型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媒体作了广泛宣传,进一步浓厚了爱国拥军氛围。
  扭住能力建设不放松,组织队伍更加坚强。坚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党管武装的关键来抓,为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狠抓班子建设。第一书记重视抓好军事机关班子建设,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定期组织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指导抓好工作落实,两级军事机关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建强干部队伍。依据《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工作规定》,着力规范专武干部选配、培训、考核、奖惩机制,认真组织业务培训和比武考核,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重视抓好“民兵红旗党支部”创建工作,注重科学选配民兵干部,抓好预设党支部书记培训,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基础。三是编实民兵力量。着眼巩固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成果,认真抓好民兵整组工作,组织民兵分队完成“三个现地”演练任务。重视加强民兵情报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集中开展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民兵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升。
  扭住服务备战不放松,各项保障更加到位。坚持把党管武装工作重心向作战准备聚焦,积极为武装工作办实事解难题。一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把加强军事机关和驻军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服务保障“打胜仗”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加强部队建设的具体实事来办。目前,人武部兵器室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乡镇(街道、园区)武装部规范化建设100%达标,村级民兵连规范化建设95%达标,驻军单位的用水用电难题也得到较好解决。二是着力加大经费保障。各级坚持把武装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年加大保障力度。去年,各县(区)在保障正常业务经费的基础上,还追加经费用于保障“四个层次”比武考核、“乌镇峰会”集中训练备勤、完善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功能、修缮军事训练设施等,较好地保证了工作落实质量。三是着力落实优抚政策。认真贯彻《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各项优抚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去年,全市均提高了义务兵优待金标准。重视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和军人子女入学等工作,协调将军人子女调整到公办中小学校就读;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鼓励创业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了11起涉法问题,较好地维护了军人军属权益。这些举措,既促进了现役官兵安心服役,也激发了适龄青年参军热情。去年,全市共完成1300余名新兵征集任务,其中入伍大学生比例比前年提高21.6%。
  扭住用兵强兵不放松,民兵作用更加凸显。各级党委始终把民兵队伍作为“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重要力量,坚持在用兵中练兵强兵。一是注重在推进作战准备中提升应战能力。紧紧围绕“战时应战”要求,扎实开展基础课目训练和使命课题研练,组织完成重要目标防卫(协防)演练,杭宁高速两个车辆装备支前保障节点建设通过省军区验收,民兵队伍遂行任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注重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应急作用。坚持把民兵队伍作为“拳头”力量使用,积极组织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应急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在抗击“灿鸿”超强台风中,广大民兵严阵以待,听令做好转移人员、加固堤坝、排除险情等工作。“乌镇峰会”期间,各县(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骨干集中训练备勤,积极协助公安执行治安巡逻等任务。三是注重在参建创建活动中彰显服务功能。各级普遍组织民兵参加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美丽乡村、平安湖州等创建活动,尤其在“五水共治”中,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下发《实施方案》 ,广泛开展卫生整治、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民兵的突击队作用,为我市生态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湖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