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扼苏浙皖要冲,历来战事频繁,烽火不断,为兵家力争之地。据历史记载,历代饥民武装暴动和官府的武装镇压此起彼伏。最早可追溯到(汉)兴平二年(195)。《湖州兵事》专栏本期开始将以连载的形式,刊载湖州历史上重要的兵事活动。
秦至东晋兵事(一)
项羽乌程举兵反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秦始皇东巡。先到九凝山朝拜虞舜,再浮江东下,游会稽,祭大禹。入冬渡钱塘江北还。当时,项羽因其叔项梁杀人,一起在乌程(今湖州)避难。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游会稽,归途经乌程时,项氏叔侄伏于泽草丛生的浦江偷看皇舆,项羽脱口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项梁慌忙掩住项羽之口,示意不可乱说,以免引来灭族之祸。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反秦。九月会稽郡(治所今苏州)郡守殷通召项梁、项羽叔侄议事,项梁趁机指使项羽杀死殷通,遂自立为会稽守,任项羽为裨将,巡抚下属各县。遂举吴中(即避难地乌程)八千子弟兵反秦。
项羽举兵后据乌程地,始建子城,故子城又名项王城。子城即为乌程县治,后为郡署。
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楚汉相争”,战事持续数年,最终兵败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魂归弁山(今湖州城东北)。弁山曾是项羽屯兵营地之一。
东汉严白虎起义
东汉末,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兴平二年(195),乌程严白虎率众起义,以城山(今属长兴县)为根据地,经吴兴郡太守孙策多次围割,最后向余杭天目山区转移分散,起义失败。(湖州日报)
627011-6866-1-聚焦大国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