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我们准备好了
阳春三月,“孔雀之乡”云南德宏景色宜人,花香遍地。穿行驻守于此的座座军营,记者发现,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干部都在认真履职,对即将展开的干部转业少有讨论。
盈江县人武部政委龙潜告诉记者,有州委州政府的拥军政策作后盾,大家只管钻打仗谋打仗,不用太担心转业安置后路。德宏州的军转安置究竟有何魅力?对此,记者在该州寻访了2008年以来的军队转业干部,听听他们“转身”背后的故事。
“1号文件”,军转安置有底气
“有‘1号文件’在,我们不用担心转业后的工作安排。”在德宏州采访时,无论现役还是转业干部都会说到这句话。
“1号文件”长啥样?记者了解得知,这是由德宏州委、州政府和军分区2009年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意见》,文件对驻德宏部队需在州内安置的正团职转业干部、副团职转业干部安排相应职务作出明确规定,并规定营以下转业干部安排进行政单位。
一个州为何有如此优厚的军转安置政策?曾全过程参与“1号文件”拟制的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龙大良这样回答记者:贡献推动,历史影响,领导关注。
贡献推动。德宏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面对地震、洪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德宏驻军闻令而动,哪里危险就战斗在哪里,用行动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对军人的敬重,为转业安置赢得了积分。
历史影响。历史上德宏战事频繁。1875年,英国企图把势力渗入我国云南,派翻译官马嘉理带着勘探队从缅甸进入德宏,返回途中被边民所杀,直接导致了《烟台条约》的签订。抗日战争时期德宏也曾长期沦入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历史上不断上演的反侵略斗争,在德宏群众心中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军人护国安邦,一方要永享安宁就要让军人享受荣光。
领导关注。龙大良告诉记者,德宏军转安置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与几任州委书记的亲力亲为密不可分。州委书记在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关爱军人军属工作中,分别用政治意识强不强、国防意识强不强、法治意识强不强来提醒和要求自己,带动了党政干部和群众的拥军热情,“1号文件”由此应运而生。
技能在身,军转干部风生水起
德宏州州长龚敬政告诉记者,自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实施《军转安置暂行办法》以来,全州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531人,其中计划分配有176人,这些人100%被安排到党政机关和政法部门,他们经过培养,一半以上在各部门、各单位担任了科长。
“我们罗副局长,一个字,强!”在德宏州民政局,干部、职工对转业到此担任副局长的罗建明赞不绝口。该民政局工作人员常技能告诉记者,2014年5月30日,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多个乡镇受灾。地震发生后,罗建明临阵不乱,带领民政系统的干部职工快速调动物资,及时安置灾民,受到群众赞誉。
转业进政府机关的军转干部干得风生水起,选择自主择业的也在经济领域一展身手,成为带富一方的“弄潮儿”。高宏明2008年从武警德宏支队副政委岗位转业,自主择业到云南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不到两年就成为副总经理,后来兼任党委副书记。高宏明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法,打造“产业带富型”党建模式,把企业党支部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成立党建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咖农致富”的新路。公司咖啡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多万亩,带动近20万村民致富。如今,在德宏比较大的企业中,像高宏明这样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还有很多。
军转干部为何能在经济建设领域华丽转身?德宏州人社局副局长李定林告诉记者:“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在瑞丽市姐告工委,副书记雷政掰着手指回述起了部队的培育之恩:部队让他练就了过硬的军事素质,让他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部队的培育,让他打牢了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绝对忠诚的思想基础;还帮他锤炼了强健的体魄,提高了身体素质。
支招战友,军转履新你要懂的几件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可以预见,又将有一大批军队干部离开熟悉的军营。一些已在地方发展得心应手的军转干部纷纷给即将转业的战友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德宏军分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党宽利说,转业到地方首先要摆正心态、及时转换角色,“要淡化‘官’念,不能老想着曾经是个团长、部长。”“少说多做开好头。”陇川县人武部原政委罗建明说,转业到地方后大家都成了“新兵”,必须从头做起。特别是刚履新时,更要扑下身子,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
“从部队到地方的‘接口’还有些啥?”面对记者,转业到瑞丽市姐告工委担任副书记的雷政总结出一句话:一忌“怯”,二忌“躁”,三忌“混”,四忌“傲”,五忌“跑”。他解释说,转业到地方,首先要学习新工作的专业知识,多熟悉各方面情况,不要急于踢“头三脚”、烧“三把火”,切不可因业务不熟、人际关系生疏而工作缩手缩脚,切不可有“混”的念头,切不可自持在军营“一呼百应,说一不二”而居功自傲,切不可乱信“关系学”。
俗话说,十指有长短。从部队到地方虽然实现了华丽“转身”,但转业干部存在的不足仍不容忽视。记者从大家的客观评述中,梳理出了转业干部带共性的短板:对地方工作不太熟悉,地方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够,缺乏抓经济的经历和经验,掌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不多,考虑工作有局限性。
如何固强补弱,在未来转业履新时少走弯路,转业干部们送上温馨提示:打铁还靠自身硬。雷政说,在军营里除了要学军事谋打仗,还要兼顾法律等军地通用知识。何祥春则提示大家,要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成为常态,在提升执行力的同时让自己保持学习力。
采访结束,党宽利对尚在军营的战友发出了这样的寄语:面对走留,欲改变之,必先适应之,心随人转为自己重新定位,用阳光的心态看待未来的人生,干出属于自己的成就,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和人民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