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北部战区某通信团八连官兵投身改革矢志强军纪事
发布日期:2016-07-04 字号:[ ]


又到攻坚拔寨时

    6月16日早上,北部战区某通信团八连指导员徐建一起床,就在连队大厅墙上的工作栏里郑重写下:“今天是连队转隶北部战区第153天!”
  徐建永远忘不了:153天前的那个晚上,八连连部灯火通明,他和连队干部静静地坐在一起,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当时钟指针指向深夜12点时,他站起来,庄严地宣布:“从这一刻起,八连正式转隶北部战区。”
  这一天真的来临了!八连官兵明白:从这一天起,连队结束了原沈阳军区赋予的历史使命;从这一天起,八连将在战区新体制下,履行新职能、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
  又到攻坚拔寨时!建连44年来,八连历经数次军队改革,6次重组整编,4次改变名称,3次变更隶属关系。对官兵来说,以往每一次改革都是一场攻坚拔寨的战役。如今,站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场上,八连官兵聚精会神谋打赢,再次打响了攻坚战。
  无论是走是留,都是为了强军兴军。面对改革大考,表率比表态更重要——
  改革当前,人人争当“优秀考生”
  转隶不到半年,八连最老的兵——工程师樊东,穿坏了5双军袜!
  转隶战区后,樊东起早贪黑奋战在值勤一线,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对连队的战备方案和技术保障预案做了百余处修改调整。
  改革之初,樊东的思想压力非常大。按照有关规定,樊东明年有机会调技术八级。“现在改革开始了,如果组织安排我转业,不仅八级调不上,想在部队干下去的愿望可能也无法实现。”樊东说,那段时间,他常常愁得睡不好。
  “我们不能平时总喊支持改革,可一改到自己身上却喊疼。”谈起思想转弯的过程,樊东说参加连队组织的教育活动,让他明白支持改革不能仅仅挂在嘴上,更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记者了解到,为消除官兵思想顾虑,凝聚投身改革的意志力量,八连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老连长冯友山在连队任职期间,恰逢部队改革,为了连队工作需要,他放弃在地方联系好的工作,主动留了下来。5年后,部队体制编制再次调整。当他感到自己的能力素质已跟不上连队未来发展需要,在工作毫无着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连队组织的改革强军主题教育课堂上,冯友山讲得动情,官兵们听得动容。
  这些年,在历次改革中,八连先后有34名干部脱下军装,有87名干部错失提拔机会,有21名优秀战士失去提干机会,但没有一个人向组织提过任何条件……
  听着老兵们在连队课堂上谈责任、话使命,官兵思想深受触动,灵魂受到震撼。讨论发言中,许多官兵说,进退走留坚决听从指挥、令行禁止。
  表率比表态更重要。面对改革大考,人人都要争当“优秀考生”。前不久,在担负一项全军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任务中,八连官兵每天徒步巡线50余公里,保障各类通信业务200余次,接听电话千余次,全部做到“叫哪哪通,接哪哪准,点谁谁到”,以高标准、高质量保障,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
  身子融入了改革之中,脑子不能停留在改革前。适应新体制,不能等也等不起——
  超前行动,一切聚焦主战职能
  作为一线保障连队,八连官兵把战区新体制新要求学得烂熟于心。为啥这样做?连长杨扬一语中的:按照新体制搞好保障,必须要有新思维。
  改革伊始,个别官兵觉得,划归战区后,除更换名称外,连队正常工作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工作没变化,缘于思想观念没跟上!”八连党支部一针见血指出:新角色、新定位、新任务带来新挑战,认识不到新体制带来的新变化,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观念还停留在旧体制中没走出来。
  对表才能发现差距,对表才能认清职责。八连在“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中,组织官兵将工作训练情况与主战职能对表,开展“转身子、换脑子、趟路子”思想辨析,引导官兵打破惯性思维,推动思想观念重塑,使官兵从工作理念到训练值勤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告别以往的演练模式,在高山、峡谷、荒原、村庄等地模拟战时环境,让官兵在复杂的地域中去抢修和完成通信保障任务。连队还选派业务骨干走进驻地空军部队参观见学,学习军种知识,了解军种通信需求,探索联合保障模式。
  “嘟嘟嘟……”前不久,战区机关突然对八连进行紧急拉动。面对从天而降的10多个抢修难题,官兵们处变不惊,提前1个多小时完成任务。“处变不惊缘于超前准备。”原来,八连官兵按照实战标准,提前对传统通信抢修工具进行“二次改良”,使工具器材实现了模块化、箱组化、便携化,大大提高了快反能力。
  “身子融进了改革之中,脑子不能停留在改革前。”如今,八连工作训练生活,一切按实战标准来检验,一切按主战要求来改进。他们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11个必须”“23个严禁”等对策措施,完善战时接替、特情处置等8类方(预)案,使每项工作任务、每个保障细节都向实战看齐。
  主战是战区主业。对八连官兵来说,一网联三军是最大的主业——
  敢为人先,勇趟战区保障新路
  一次普通的通信保障任务,却在八连引发了一场深刻变革。
  归属战区后不久,两名战士被抽调到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保障。回来后,他俩的所见所闻让八连官兵大开眼界:“战区通信不仅装备升级换代,而且保障模式也今非昔比……”
  官兵们震动之余,扪心自问:一条线路一走就是几个春秋,三尺机台一坐就是整个军旅,这是几十年来连队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可如今,我们再沿用这种传统的保障模式,还能在新体制下履行新职能完成新使命吗?
  “谋势思变者胜。”八连官兵全力攻关,不到半年时间,就对现有通信保障设施进行20余次信息技术改造,测量数据5000余组,制作数据手册30余份,并探索创新出一批保障方法,率先实现“一线联三军,一键达末端”的联合通信保障新要求,成为了全军通信部队转型的先行者。
  前不久,辽南空军某场站,一场指挥协同演练正在紧张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演练的通信保障任务由八连官兵与空军某通信分队共同担负。记者在现场看到,八连官兵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熟练操作各种设备,调度各个信道,实现了原本互相独立的陆、空通信系统的全要素对接。这次演练,不仅是八连官兵首次保障陆、空多个部队野外驻训演习,还实现了从固定通信保障到野战互联互通保障的能力跃升。
  改革在路上,强军正当时。就在记者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时,正巧赶上八连在兄弟部队执行演习通信保障任务的10多名官兵凯旋。这次任务中,他们探索出10多种新型保障方法,还为兄弟部队培养了一批新型通信保障人才。
  看着官兵们凯旋的身影,记者更加相信,这支善打能赢的队伍,在改革强军的征途上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唱响新时代改革强军之歌
  本报评论员
  风卷红旗迎大考,改革关头勇者胜。组建于44年前的北部战区某通信团三营八连,历经数次军队改革、6次重组整编,4易连队名称,3次变更隶属关系,始终勇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发力,不断作出新贡献、展现新风貌、建立新功勋。今天,他们面对“回避不了的时代大考”,闻鼓向前再出发,迎来又一个建设发展的春天。
  一个国家,惟有变革图强方能迸发前进力量;一支军队,惟有勇于自新方能赢得制胜先机。在八连建设发展历程中,改革是动力源,创新是加速器。面对改革强军的时代重任,他们不做过客、不当看客,勇做开路先锋,用不懈创新推动连队全面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之际,要的就是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正所谓,“投身才能献身,专心方可致志”。面对这样一个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改革时代,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以勇立潮头、引领改革的期许,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激发创造激情与活力,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融入每一个平凡岗位,方能将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在贯彻落实强军目标中履行使命任务,实现人生梦想,唱响新时代改革强军之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当前,改革强军进入“新体制时间”,改革步伐正向纵深推进,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繁重、官兵思想活跃。越是困难重重,越需要凝聚拥护支持改革的意志力量,越需要激发转型路上勇毅笃行敢争先的精气神。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足马力全力冲刺,才能跑出时代“加速度”,实现新发展,书写新篇章,在时代的大考中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