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送孩子到市一中去上学了,你在外安心工作吧!”9月1日,正在外地出差的空军驻湖南衡阳某部刘参谋接到妻子电话,悬在心头已久的孩子入学难题终于解决了。这是衡阳市出台8个法规性文件,着力为军人解难题办实事,支持驻军部队改革强军的一个缩影。
衡阳市驻军部队多,拥军工作曾出现把握政策不统一、落实政策表层化等问题。今年4月份,市委书记周龙专门组织召开拥军工作会议,提出“部队改革强军,地方要创新拥军,不让军人为‘后路后院后代’操心”的要求。会前,周书记带领民政、人社、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驻军部队调研,共收集了部队干部转业安置、家属随军、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多个问题。在此基础上,衡阳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联合出台《计划分配团职转业干部安置办法》《市直单位营职以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等8个法规性文件,为破解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难题推出一系列实招。
着眼拓宽军人“后路”,该市按照编制数量统筹协调,尽最大可能将转业干部安置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2015年度转业进衡阳的团职干部80%多分配到市直机关工作;营以下干部和三级士官实行自选岗位加业务考核的模式进行安置;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优秀转业干部和退伍士兵,参加专武干部招录时优先录取。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拓宽了后路,还有效杜绝了“人情关”,赢得了部队官兵好评。
着眼稳固军人“后院”,该市规定,由警备区牵头组织各驻军部队政治机关收集、统计下一年度需安置的随军家属基本情况,并组织未就业随军家属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登记,统一由市政府下达计划进行安置。今年“八一”前夕,驻军部队21名待安置的随军家属全部走上自己满意的就业岗位。
着眼培育军人“后代”,该市专门出台文件作出规定,军人子女中考给予加分,并将在飞行、舰艇、艰苦地区服役军人的子女全部安排到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就读。新学年开学,120余名驻军部队军人子女全部到重点中小学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