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军歌嘹亮壮行程
发布日期:2017-10-13 字号:[ ]


极具我军鲜明精神特质的军队歌曲,无疑是这支有信仰有文化军队的内涵外化的亮丽名片。在党领导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经典军歌诞生,鼓舞激励我军官兵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不懈奋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尤其在习近平主席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文联十大、作协九大时重要讲话指导下,我军专业与业余音乐创作骨干焕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他们一头扎进改革强军实践这一创作富矿,军旅歌曲、乐曲创作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局面,大批引领时代、紧贴生活、艺术精美的歌曲乐曲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不仅为改革强军提高部队战斗力注入了强大精神动能,而且极大丰富了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

军队音乐创作方向并不是早已一劳永逸解决的问题,当社会上出现文艺泛娱乐化与创作“向钱看”现象时,该如何坚持军队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习近平主席对文艺创作方向的论述让军队音乐创作者感触格外深刻。自2013年起,全军开展了“中国梦强军梦主题军旅歌曲创作征集活动”,并举办全军野战文艺创演活动、战士文艺奖评选活动等,多次通过组织作者深入生活、聘请专家进行辅导、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等方式,培训创作骨干、提高作品质量。五年中,全军各部队上报参加征集评选的歌曲、乐曲作品近3000首(件),通过专家与基层官兵代表共同评选,颁发各类奖项400余首(件)。在扎实深入的创作活动中,《强军战歌》《军人生来为战胜》《看我的》《就为打胜仗》等一大批优秀歌曲脱颖而出,在全军部队深入人心,嘹亮歌声在天南地北军营中此起彼伏,化作强军兴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不久前中宣部举办的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音乐类作品的颁奖名单中,军队上报的3首作品,在仅有10个获奖名额、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全部入选,成为文化界的“现象级”重大新闻。表现我党我军回望来路、铭记初衷、重温对党和人民誓言的《不忘初心》,表现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重大问题的《我们从古田再出发》,表现共产党人坚守对人民承诺,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天下乡亲》,都是紧扣时代脉搏,抒发当代民族情怀,自产生起就引起强烈反响的精品力作。

如何有效履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光荣使命?军队音乐创作人员反复学习、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关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教导,怀着对部队、对官兵的深厚感情,走边关、下海岛、住班排,以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激发创作灵感,推出大批有政治高度、传播力度、情感温度的作品。同步改革强军实践,迅捷反映军旅生活的“正在进行时”,成为明显区别于过去歌曲创作大都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独特创作现象。创作人员推出《长风破浪》《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梦想的召唤》等全景式表现中国梦强军梦伟大理想的作品,创作了表现政治建军的《古田新风吹过来》《永远的红飘带》等,表现改革强军的《强军战歌》《强军加速度》等,表现依法治军的《铁纪荣光》《铁一般》等,以及表现科技兴军的《追梦九天》《为航天插上创新的翅膀》等作品。一首首带着演训场硝烟气息、伴着指挥所键盘声响、萦绕多样化军事任务现场感受的歌曲不断从幕后走向前台,被官兵津津有味地反复咀嚼、山呼海啸般高声唱响。表现我军在信息化战场纵横驰骋的《如虎添翼》,反映作战部队以蓝军为“磨刀石”,通过实战化训练砥砺打赢真本领的《蓝军劲旅》,表达航空母舰官兵满腔豪气的《起飞在波涛之上》,倾诉空军官兵打赢激情的《太空有我说了算》,昭示火箭军官兵以“大国长剑”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坚定决心的《点火》,歌颂多军兵种合成训练的《联合,联合》《握指成拳》,抒发维和部队官兵情怀的《士兵的红花哪里去了》,展现新组建的战略支援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官兵精神风貌的《我们是刀尖,我们是铁拳》与《钢铁后勤打仗的兵》等等。

不仅强军实践和部队的日常军事训练生活成为创作的素材,在每个与军队相关的重大社会事件中,必是军旅歌曲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大的社会效益,表达着军人的存在与作为。如在军队抗击洪水、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的同时,出现了《又见到你》《满身泥巴的兵》《最美的逆行》等作品,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共鸣,激发出强大的社会正能量。我国东海、南海领海和部分岛屿主权一度遭到外部势力挑衅,在我国政府和军队发出严正警告同时,《别再我家门口惹事》《决战深蓝》《我的中国岛》等一批歌曲针锋相对,唱出中国军民不畏强权、敢打必胜,坚决维护主权尊严的钢铁意志。《在喜马拉雅的风口》《准备战斗》《我站立的地方叫中国》等,以深沉凝重的情感表达撬动数以千万计的网络点击量,一时间红透国人手机荧屏。

近年来,军队音乐中的军乐创作,同样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演奏了一大批以强军为题材的军乐作品,交响管乐音乐会《军人的荣耀》在2014年第十届全军文艺会演中独树一帜。这个团还多次举办新作品音乐会,多次在国际军乐节、上合组织军乐节精彩亮相,赢得了部队官兵、社会各界与各国同行的赞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军旅歌曲、乐曲创作,不仅在作品数量上硕果累累,在对音乐艺术创新探索方面更是收获颇丰,实现了艺术质量的整体大幅跃升。面对在以流行时尚为导向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官兵,广大创作人员牢记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关于“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教诲,将创新视为艺术的生命,在广泛吸收中外艺术成果的同时,功夫下在军营内,长期“泡”在基层连队,在改革强军的崭新军旅形态中发现作品角度,深入体验部队年轻官兵的语言特点,在最朴实的军营语言中寻找“点穴”式的金句。“一声惊雷一腔火,万丈豪情朝天歌,无敌的信念在起竖,风云变幻尽在我掌握”,在这首反映火箭军官兵昂扬战斗意志的《朝天歌》中,曲作者采用大起伏、强对比、快节奏的写法,类似流行歌曲中的“劲歌”,又有着军歌所特有的战斗性,将火箭军官兵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满腔热血表达得酣畅淋漓,深受火箭军部队青年官兵追捧。“左脚向前七十五厘米,沿着前脚后脚的顺序,右手同时向前摆臂,目视前方走整齐”,“这是班长教给的定理,狂风烈日也不能扭曲,一字一句时刻牢记,别惹班长发脾气”。歌曲《75厘米》以军人入营后最基础的“齐步走”训练为视角,写出由这“第一步”迈出的军旅以至人生的征程。

歌词传达的生活情境生动形象,曲作者给予的旋律在朴实与刚劲中充满时代音乐的鲜明印记,令人产生表面冷峻内心炽热的青年军人行进在队列中的视觉想象,突显出作者的内功。在《一个士兵的柔软时光》《在南沙》《如果你曾经爱过一名军人》等作品中,靠近流行民谣的创作手法,将当代军人的阳光与自信、多情与率真表现得入木三分。走进这五年的音乐新作,队列歌曲的创作技法更加纯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四有军人歌》《战之必胜》等形象鲜明、激情澎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好歌不胜枚举。而走进新创军旅抒情歌曲,更仿佛走进一片百花盛开的原野,摇滚、蓝调、民谣、原始民歌风……令人目不暇接。而不论什么样的音乐风格艺术特色,在军歌灵魂的融入下,无不分解化合、加温发酵,散发出健康向上、提神鼓劲的正能量。新军歌中的新视角、新手法、新旋律层出不穷,与带有传统军歌特点的新作品一起,构成军旅歌曲新时代的新景观,不仅满足了广大官兵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对歌曲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也将军旅歌曲的创作推进到崭新里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