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破  茧
发布日期:2017-11-13 字号:[ ]


微黄的银杏树下走来了一队新兵,那张张青春面孔,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刚刚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了林州市中队。那天,当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转换成青山溪流,终于演变成凄凉公路边的孤独哨所,那一刻,我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段时间,每天走在狭窄漫长的巡逻道上,看着山边的夕阳沉默地发呆,那种孤独和落寞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内心,我时常会想:作为一名基层排长,没有突出的成绩、没有过硬的素质,这样默默无闻地干下去,有什么意义?秋去冬来,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从军的选择。

2014年11月底,我休假回了趟老家。一切都是那么亲切熟悉,老旧的脸盆架、洋瓷洗脸盆、铁皮暖壶、热毛巾……每一个细节都敲打着我的记忆:冬日的清晨,在爷爷扫院的声音中,我慢慢睁开眼睛,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院里的爷爷看我起来了,走进房间拧开收音机,伴着音乐往洋瓷盆里倒进热气腾腾的开水,再从旁边的水桶里舀一瓢凉水,把毛巾投进水中。一边,牙刷上已经挤好了牙膏,皱皱巴巴的黄皮红字中华牙膏躺在一旁。待我穿好衣服下了床,站在屋檐下咕噜噜地漱口刷牙时,屋里炉子上的鸡蛋甜汤已咕咕冒出热气,炉上金黄的馒头片正散发出香气……虽然爷爷已经离世多年,可这所有的一切似乎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那天,我打开了爷爷的抽屉,无意间看到了一份悼词,上面写道:“为了响应党中央支援新疆经济建设的伟大号召,该同志于1964年毅然奔赴新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建设兵团……”

看着泛黄的几页纸,我一时愣住了。在我的记忆中爷爷的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只知道爷爷是名老军人;他去世很早,我还是个孩子;他不识字,更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在我的印象里,他开口唱歌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最喜欢看的电影是炮火纷飞的战争片;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走齐步……

想着想着,我的双眼一阵酸涩。一名老兵,在唯一的儿子刚刚出生后狠下心离开,20多年孤身一人坚守在几乎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打败黑夜里的孤独,战胜数千里的思念。这是怎样的一种忠诚和奉献?从入伍那天起,我就知道忠诚和奉献是军人的品格,但我第一次感到这样的品格原来离我那么近,甚至就注入在我的骨髓中,流在我的血液里。此刻,先辈的信仰不再遥不可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力量,并被这种力量所感染。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支撑,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退缩。一名有信仰的革命军人不会畏惧,他的内心从来都是繁花似锦,并有着千军万马奔腾的气势。

金一南教授在《心胜》的扉页上写道: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心胜则兴,心败则衰。我深知,只有告别了纠结和彷徨,在血液里注入信仰和力量,才能在平凡的岁月中迎来明媚阳光。回到大山里的哨所,我突然意识到应该做点什么。怀着对新闻报道的热爱,我每天拿着笔和本,扛着相机,记录着身边战友的故事,努力把他们的“正能量”变成文字和图片,我想让他们和我一样,走出迷茫,树立信心。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便会想象,如果是爷爷,他会怎么选择,一种力量慢慢地在心底坚强生长。

秋天的傍晚,凉风习习,院子里的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望着窗外,我似乎看到了爷爷当年奋战在边疆的身影,耳边回想起儿时常听的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光荏苒,多年后我才从中听出了自己的故事:“奉献的是自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