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野菜的“长相”相似度很高,但有的能食用,有的却不能食用。这些年来,因为误食野菜导致中毒的事情也有一些。市民采野菜时一定要慎重,而且最好与有经验的人同去。
对很多市民来说,春天的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风景是野菜,因为这里面既有独特的口味,更有春天的芬芳。不过野菜怎么选、怎么食用,这大有讲究。
日前,在我市多家农贸市场,记者看到,菜摊有大堆的荠菜在卖,一捆捆的马兰头、香椿也码得高高的。“最近一些常见的野菜开始上市了,不少市民开始尝鲜。”一家菜摊的老板向记者介绍,把荠菜、马兰头带回家,焯过水后,稍微凉拌一下就是绝好的美味。
温暖的春天还没真正到来,野菜怎么就上市了?记者向不少菜摊老板了解到,菜场卖的很多野菜是人工栽培的,而且有的品种和纯野生的也不同。比如我们常吃的荠菜,菜场卖的品种是北方的大叶荠菜,叶片比本地野生品种要肥大,但是香味没有野生的浓郁。
为了尝到味道鲜美的野菜,不少市民赶到乡野田间采野菜。“我们家人非常喜欢吃野菜,上个周末,我就带了家人到郊外采野菜。”市民徐阿姨说,“现在,天气才刚刚回暖,我们只采到一些荠菜,马兰头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我把荠菜剁碎,做成荠菜饺子,非常美味。”“我每年都会去乡下采野菜。”市民马师傅告诉记者,他对挖野菜情有独钟,为了采野菜,最远的一次跑到了长兴县小浦镇的山坳里。
记者了解到,我市最常见的野菜有马兰头、荠菜、地菜、蕨菜、水芹菜、香椿等。有些野菜的“长相”相似度很高,但有的能食用,有的却不能食用。这些年来,因为误食野菜导致中毒的事情也有一些。本报也提醒市民,市民采野菜时一定要慎重,而且最好与有经验的人同去。
采野菜时,最好是到人迹少的地方,不要采摘路旁边、水沟、郊外化工厂周边的野菜,对于不认识的野菜千万不要采,因为并不知道它究竟有没有毒。
此外,记者了解到,野菜除了味道鲜美,还有保健的功效,比如马兰头、菊花叶清热解毒,荠菜和脾消肿,野芹菜降血脂降血压等,所以被一些市民作为食补的首选。
但是吃野菜也要因人而异,首先从郊外采回来的野菜可能有一定的污染,所以最好用淘米水浸泡后再食用,而且每次吃的量不要太多。另外野菜大多为寒凉性,肠胃不好或者脾虚者最好不要吃。还有一些苦味的野菜,味苦性凉,有解毒祛火的作用,生吃苦中有甜,爽口醒脑,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