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深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17-02-03 字号:[ ]


深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王琴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内国际发展变化的两个大局出发,鲜明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结合工作实际,感到地方政府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不断寻求重点领域突破,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把军民融合真正上升到战略高度

一直以来,在省市军地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德清县站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统筹谋划,实现布局融合。县委县政府切实将驻德部队建设纳入加快德清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将征兵工作和民兵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步部署,将国防教育纳入全县全民教育和普法计划同步实施,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纳入红色旅游发展同步开发,将武装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步考评,在工作任务上高度体现军民融合。二是共商共议,增强合作融合。邀请人武部领导同志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在涉及重大项目规划论证、军民共建工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地人才资源共享、优抚政策落实等问题上充分征求军事机关意见。县政府与军事机关合作开展征兵工作、共享地方信息资源、加强军地医疗卫生合作,在合作中共通,在协作中共议,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是拥军爱民,增进感情融合。德清有着良好的拥军爱民传统,双拥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获得过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驻德部队把驻地当故乡,在抗台抢险前线、在G20维稳安保一线、在扶贫帮困最基层都可见战士身影;群众视战士为亲人,自发成立“民间拥军协会”,送文艺、送服务,民营企业家为军队和军属送设备、送物资,长期以来形成拥军惠民的良好氛围,有效增进了军民融合。

二、实现军民融合重点领域的不断突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们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实施攻坚突破,使德清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一是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当前德清民参军企业达到20多家,泰普森、鼎力机械、浦森新材料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军工产品制造上已拥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现有产业优势,致力于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军工及民品产业化项目,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同时,以打造地理信息小镇、通航智造小镇为平台,力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空间信息应用、航空航天等产业上取得突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企业,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向高端、高质、特色方向发展。二是推进军地资源共享共用。按照“平时战时一体、经济军事兼顾、市场战场双赢”的思路,打破军地壁垒,有效整合资源,共享建设成果。抓住建设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 104国道拓宽和建设城市轻轨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有利契机,加强交通战备体系建设,完善国防交通网,提高部队过境保障能力。拓宽军地人才共享渠道,实现军队医疗、通信、工程等人才资源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做好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应对急难险重和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军地应急应战一体化水平。在应急应战响应机制上,实现政府应急办与军队应急指挥部在应急信息、水文气象、 110报警系统等方面的共联共通。探索建立企事业单位参与军队生活服务、工程建设、军事物流、装备维修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军队保障社会化水平。在民兵训练、处突维稳、重大演习等方面加强军地合作,做好应急应战建设。

三、大力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德清大力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统筹资源搭平台,重点带动抓覆盖,突出融合促转化,形成了党政军联动、多行业协调、全方位辐射的军民融合生动局面,为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建立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军地联动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军民融合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研究部署。完善国防动员委员会职能,每年召开国防动员委员会全体会议,共同商议国防动员事宜。二是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湖州军分区《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信息资源、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支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是汇聚强大工作合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军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力度。对军民融合示范项目,重点保障项目用地计划需求。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定期组织党政领导参加“军事日”活动,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支持军工的浓厚氛围。(湖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