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抓实训练亦需“绣花”功夫
发布日期:2017-04-06 字号:[ ]


提高军事训练的实战化水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责任、担当以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决心耐心,得下一番“绣花”功夫。

绣花,也称刺绣、针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绣花,虽事小,但构图、施针、设色却不简单,对绣花人的决心、恒心、耐心要求甚高。要想花绣得漂亮,非得有真功夫不可。

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脱贫攻坚……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军事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提高军事训练的实战化水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责任、担当以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决心耐心。与城市管理、脱贫攻坚一样,抓实训练也得下一番“绣花”功夫。

下“绣花”功夫抓训练,重在精细。绣花,匀细施针,细密严谨,注重细节,精细是要义。部队训练,涉及人员、编制、装备、保障等诸多要素,关乎作战成败,同样需要精细,来不得半点马虎。当前,部队军事训练不同程度存在决策凭经验靠感觉、定方案计划笼而统之、抓落实半而化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提升。推进实战化训练,必须改变这种粗放式的训练方式、大呼隆的训练作风,像绣花那样精耕细作,以精细求质量,以精细促落实。具体来说,应从单兵单装训练抓起,把体系中的每个成员、每个要素、每个单元训扎实练过硬;从基础训练抓起,把部队战斗技能与战术基础打牢,为生成体系作战能力提供支撑;推行训练全程精细管理,做到训练计划细致、训练方法科学、训练组织扎实、训练保障周密,着力实现精细化练兵。

下“绣花”功夫抓训练,贵在精准。绣花,按图施针,下针位置准,运针力度稳,精准是核心。军事训练亦是如此。事实证明,训练只求差不多,打赢就会差很多。中日甲午海战中,清军鱼雷艇在有利作战态势下,连发两枚鱼雷均未击中日舰“西京丸”号;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潜艇连发六枚鱼雷,全部偏离目标。这一切皆因训练不扎实、不精准所致。推进精准化训练,首先应通过“任务-能力-训练”的映射关系,分解细化作战任务与作战能力,生成训练内容与质量指标清单,实现训练标准的精准确定;其次,全程构设逼真敌情、对抗条件和复杂电磁环境,突出极限条件下精练技能、对抗方式下研练战术、干扰环境下磨炼指挥,推动训练指标的精准落实;最后,加强演训数据采集,突出训练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挖掘与融合,实现基于数据与量化分析考评部队训练,推进训练效果的精准评估。

下“绣花”功夫抓训练,赢在创新。绣花,构图多创意,线条多流畅,针法多变化,创新是灵魂。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绣出如“四大名绣”般的绝世珍品。当前,一些部队的演训课题陈旧老化,机械化战争痕迹浓厚,虽冠以信息化之名,实质却是“新瓶装旧酒”;一些单位的训练摆脱不了大陆军思维,总是围绕“攻山头”“夺阵地”打转转;一些部队的战法创新闭门造车、空洞无物,仅靠“四六句”“新奇特”吸引眼球。唯有像绣花那样常绣常新,拿出创新的方法对策来,才能真正解决这些训练的短板之痛与瓶颈之忧。一方面,应着力搞透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搞透作战任务、搞透作战对手、搞透作战环境,积极创新信息化作战理论,为实战化训练设置更新的“坐标系”、更高的“度量衡”;另一方面,应以实战标准与作战理论为牵引,不断创新训练方式方法,推动部队训练的流程再造与体系重塑。

下“绣花”功夫抓训练,难在持之以恒。绣花,一针一线,一丝一毫,慢慢织就,持之以恒是保证。同样,部队战斗力也源自长期严格的实战化训练。美军海豹突击队之所以战斗力比较强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诸如“地狱周”“恐怖屋”等炼狱般的持续严苛训练,就像《艰难一日》中写到的那样,“我们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就是通过反复的基础训练,使任务形成肌肉的记忆。”推进实战化训练向纵深推进,必须像绣花那样专心用心、倾力倾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落实精神,以燕子衔泥般的恒心毅力,从破解广大官兵习以为常的问题入手,撸起袖子持续加油干,一件事一件事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才能使部队训练真正“化”入战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