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沈阳市皇姑区60余家军地企业齐聚一堂,围绕多家驻军单位提出的需求,分享企业优势技术,探讨难题破解对策,协调政府支持帮扶,共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皇姑区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国防科工优势资源创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目的就是让军地企业实现信息对接,更好地为部队建设发展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会议的政府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和军地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表达了共同的关注:军工企业不知民营企业有什么先进技术,民营企业不知军工企业有什么科研项目,部队不知军地企业能为战斗力建设做点啥,结果导致了供需对接不上,创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军民融合实践中,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所需’与‘所有’见不上面,‘所盼’与‘所能’握不上手。”沈阳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重告诉记者,信息壁垒成了打通军民融合“最后一公里”的一大难点。 作为沈阳市工业建设的重点区域,皇姑区拥有大专及以上院校14所、科研单位20多家。针对自身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国防科工优势和资源,他们提出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线,打造“一线两片区”军民融合地带的长远发展规划,将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软件出口基地等多家企业联合起来,集智攻关部队提出的发展需求。 “有了明确的发展规划,还得形成长期的组织机制。”黄姑区委书记王新北告诉记者,皇姑区将从事军工科研生产、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和成果转化、国防科技交流等企事业单位融合到一起,成立军民融合企业发展联盟,重点开展与军民融合密切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共享服务、军民融合项目对接、军民双向交流活动,帮助军地企业实现信息无缝对接。 下一步,他们将定期举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主题沙龙,集聚各方面优势资源,加强军地双方信息对接,统筹推进供给、合作模式和盈利模式,解决好“军转民”“民参军”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