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边疆军营百花争艳,毗邻新疆军区某装甲团的一片老营区里草色青青。 斑驳的营房、荒芜的院落……近日,该团官兵来到这片当年裁军留下的老营区,通过参观老营区、重温历史,找准积极投身改革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 “1998年,原新疆军区某团整体撤编,该团官兵在短时间内全部按计划转隶、交流、复退完毕,留下了这片老营区。”在墙体灰暗、墙皮剥落的旧机关楼前,亲历那次撤编的该团工程师金长海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难掩内心的感慨:“宣布命令那天,全团官兵就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的告别仪式,那一刻,官兵热泪盈眶……仪式结束、擦干眼泪,2000余名官兵打起背包踏上新征程。” “心有千万个不舍,党叫干啥就干啥。”金长海同大家回顾部队撤编前夕的情景:官兵坚持训练值勤,歌声呼号照样喊得震天响;各类武器装备、物资器材归整完备,建账立卡交接得清清楚楚;最后一批官兵离开营区时,还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时任该团警侦连指导员的王文军,家属刚生完小孩,一纸命令将他分流到了远在数百公里外的预备役部队。为不影响工作,王指导员悄悄安排妻儿回了老家,自己如期赶往新单位报到。 训练场、宿舍房……官兵边看边议,谈到部队撤编后官兵的发展,营长奉国军把了解到的情况介绍给大家:这个团撤编至今,从这里走出去的官兵有的走上了部队领导岗位,有的在地方干得风生水起…… 一个个故事荡气回肠,一句句感悟打动人心。参观完老营区,坦克七连指导员魏晓龙动情地说:“前辈们面对军队改革,把个人利益放在一旁。面临同样的考验,我们该怎么办?”有官兵作答:“无论怎么改,强军报国初心不改;无论何时改,练兵备战热情不减;无论改到谁,听从命令的党性不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