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练兵先练胆
发布日期:2017-06-12 字号:[ ]


罗·克拉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长跑健将,他在1963年至1968年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然而在此期间的两届奥运会上,他却连续发挥失常,无缘冠军。后来在体育界,人们把这种平时成绩好,而在重大比赛中因心理素质脆弱,导致屡屡失手的现象称为“克拉克现象”。

同样,官兵是否具备过硬心理素质,直接影响战斗力水平的发挥。诚如军事家蒋百里所言:“没有稳定意志品质的士兵,连行军都困难。”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的心理永远是战争攻防的重中之重。有资料显示:二战中,美军因心理障碍而退役的士兵高达45万人,占减员的40%;苏联卫国战争中,官兵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37%;海湾战争中,美军心理打击(含武力战的心理打击效应)造成伊军士气下降40%至60%。如果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何谈打仗?

我军战争史上虽很少进行正规的心理训练,但革命先辈们在长期战争硝烟中,铸造出了顽强的性格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经受严酷的战争考验。

近年,我军把心理素质系统训练提上日程。《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指出,军事体育训练是提高官兵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培育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人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增强战斗技能的重要环节。

过硬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磨练。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就在本国建立了与战场环境一致的训练基地,模拟巷战等一系列逼真战场环境,训练官兵的心理耐受力。

古人云:“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作为军人,就应该在逼真战场环境中训练,多进行高难对抗,克服恐惧和紧张心理,锤炼过硬的心理素质,确保能打胜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