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官兵年年广受关注。 今年,除了抗洪救灾官兵的突击能力受到群众称赞外,他们的伙食保障也火了。网友们评价,“荤素搭配,挺好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到位了”“这才是新时代的正面宣传的正确方式,而不是睡泥地、喝泥水、啃冷馒头”…… 救灾场如战场。让抗洪救灾官兵吃得好、休息好,这也是部队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拿武警水电四支队来说,每当有抢险任务开赴一线,都有一个保障中队负责保障,能同时提供200人热食。晚上,淋浴车就会准时运转,为官兵洗澡提供热冷水保障。 曾几何时,有这样的画面见诸媒体:抗洪官兵在救灾一线喝凉水、啃凉馒头、睡凉地板;边防巡逻官兵啃奶冰、吃冷食。这一方面反映了官兵始终保持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暴露出对后勤保障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的问题。 今天,抗洪救灾官兵的伙食保障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有舆论分析认为,官兵的饭碗里有打赢信心。诚哉斯言。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勤保障到位,才会有胜利。否则,就会付出代价。 解放战争,我军打的是人民战争,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战争打到哪里,哪里就有人民的小推车;兵员消耗多少,人民的子弟兵就会补充多少。可以说,正是由于人民的保障,在解放战争中我军并未在后勤保障上出现重大困难。 然而,到了朝鲜战场上,我军后勤保障的短板日益暴露出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我东线宋时轮第九兵团粮食供应达不到最低需求量的一半,造成严重的非战斗减员,部队也因此无法完成阻止敌人突围的任务,让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得以脱逃。第五次战役后期,许多部队也是因断粮而后撤,遭敌反扑时又因饥饿无力作战,受到较大损失。 试想,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如果我军后勤保障到位,官兵饭碗里的伙食更多一些、更好一些,我们的胜利可能会更加辉煌。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留给后人的沉甸甸的启示。对我军来说,无论是打赢非战争军事行动,还是打赢未来战争,都必须高度重视官兵的饭碗,高度重视后勤保障工作。 时至今日,有的领导干部和部队仍未认识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据官兵反映,在部分实战化训练、军事演习中,仍存在后勤保障不到位,官兵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等现象。 保障力就是强大的战斗力,官兵饭碗连着战斗力。后勤保障不仅仅是官兵伙食,还有医疗、交通、弹药、防护、投送等等,哪一项都不可或缺。 事实证明,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对后勤的依赖性越大。打现代战争,后勤必须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必须快速响应、全维参与、精确保障。可以说,大仗小仗都要打保障,离开后勤保障就打不了仗。随着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打击的远度、精度和战场透明度大大增加,战场前方后方界限日渐模糊,后勤保障亦处于作战一线,而且往往是被打击的重点,后勤直接作战功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作战计划在后勤保障上行不通,那么再好的作战计划也只是一纸空文。”联合作战离不开联合保障。后勤保障是为联合作战划线的,后勤保障能力制约战争发起的时间和能够持续的时间线,也制约着战争可能进行的范围和规模。开展联合训练,当突出联合保障训练,使其和各兵种训在一起、融在一起,发挥出强大的保障力。 联合保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那么就让我们从保障好官兵的饭碗做起,一点一滴、一招一式都严格按照实战化训练要求,打造一支强大的联合保障部队,全面提升我军联合保障能力,为未来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第79集团军某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