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钱壮飞(1896年—1935年),湖州人,我党隐蔽战线的先驱和杰出代表,“龙潭三杰”之一。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冬到上海,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处任职;1929年底,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获取了大量政治、军事重要情报,为保卫党中央立了奇功。 1935年4月,在中央红军经贵州金沙县第二次渡乌江时不幸牺牲,年仅39岁。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中央组织部和军委总政治部把他列入了《死难烈士英名录》。 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岘山东侧,松柏翠绿,位于吴兴区道场乡城南村的湖州革命烈士陵园里,坐落着钱壮飞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一幅独特的半身雕像引人注目。这幅轮廓、线条均由一个个摩斯密码组成的半身像,是根据钱壮飞仅存的三张照片之一构图而成的。“作为一名红色特工,他的人生轨迹就和摩斯密码息息相关。”钱壮飞纪念馆宣教科工作人员陆佩英介绍说,展馆以钱壮飞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以所处不同历史阶段为分期,共陈列文献、报刊、图片、实物、画作、模型和影视作品等1000余件。 先烈的人生虽然短暂,但生命的光彩会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在声、光、电技术手段的映衬下,记者开始探寻钱壮飞生前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走上革命道路投身隐蔽事业 1896年,钱壮飞生于湖城观凤巷机塞弄一户丝商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曾就读于湖州府中学堂(现湖州中学),后赴北京求学,毕业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大医学部)。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钱壮飞开业行医。 受中共早期党员、妻子张振华弟弟张暹中的影响,钱壮飞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 1925年,张振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经张暹中和张振华介绍,钱壮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中共北方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钱壮飞开始利用医生的职业为掩护,积极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投身革命”这一主题的展厅,陆佩英向记者介绍说,隐蔽战线工作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危险,常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工作需要数年的“潜伏”才能打开局面,所以钱壮飞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日记笔记,具体事迹鲜为人知,甚至他的照片,几经搜索后,目前也仅存3张。 钱壮飞一边行医,一边在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教书,晚上还要到一家小报馆做编辑。“他还经常邀请一些同志到家里‘打牌’,党的秘密会议就经常在牌桌上进行。”在陆佩英生动的讲解下,沉稳机敏的谍报专家形象跃然眼前。 钱壮飞多才多艺,除精通医术外,还擅长书法、绘画,并能写剧本和当演员。钱壮飞烈士之子钱江在《忆爸爸钱壮飞》一文中写到:“爸爸经常用不同的职业来掩护革命工作,有时候是医生,有时是美术学校的教员,有时又当小报的编辑,有时还演电影。他有很好的医术,又擅长绘画,还写得一笔好书法。他的特长和职业变化,使他交游广泛,这是他从事地下工作的有利条件。” 经历多次地下斗争,钱壮飞逐渐积累了从事秘密工作的经验。他多谋善断,又长于交际应酬,这为日后深入虎穴龙潭创造了条件。 潜伏敌人“心脏”作出卓越贡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事件后,因身份暴露,钱壮飞被反动当局通缉。当年冬天,经组织安排,他离开北京,辗转至上海,一方面寻找职业掩护,一方面找党组织联系。 1928年夏天,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在上海开办无线电训练班。钱壮飞在报上看到招考广告后,经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钱壮飞无意中进入的这个训练班,属于国民党新建的特务组织。因为显示出过人的才华,他很快进入徐恩曾的视线并得到赏识。 1929年冬天,徐恩曾到南京担任国民党党部调查科主任兼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遂让“心腹”钱壮飞担任机要秘书。钱壮飞立即向党组织汇报了这一情况。在敌人的特务机关里安置“内线”,对于在白色恐怖下的作用不言自明,中央特科随即决定派李克农和胡底一起打入敌特机关。 经过钱壮飞安排,李克农和胡底先后进入国民党特务机关,李克农成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特务股长,胡底当上了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钱壮飞自己则主持“长江通讯社”和驻南京的“正元实业社”“民智通讯社”。三人在国民党情报机关形成一个铁三角,直插入敌人的“心脏”,这也是“龙潭三杰”的由来。 “徐恩曾虽把钱壮飞当作心腹,对于内部互通情报的密码本,始终没有放手。”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钱壮飞》一书,钩沉出这位传奇特工不少鲜为人知的往事。书中记录,钱壮飞“苦心劝说”徐恩曾“外出不宜携带密码本”。后来,徐恩曾果然把密码本留在了机要柜中,他设法取出拍照,终于掌握到国民党统治集团最为核心的机密。 许多人记住钱壮飞,是因为1931年发生的“顾顺章叛变事件”。当年4月24日,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的顾顺章被逮捕后叛变,要将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密全数供出。危急时刻,钱壮飞将这一绝密消息转报中央,让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避免了一次大灾难。 1962年,在罗瑞卿大将代表中共中央宣读的李克农同志悼词中,特别加写进了这样一段话:李克农同志和“同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战斗长征路上电波永不停息 钱壮飞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跌宕起伏,浓缩了一场场与敌人惊心动魄的暗战。“顾顺章叛变事件”后,为了保护钱壮飞的安全,中央决定,派人护送他进入中央苏区瑞金,从而结束了他作为一名红色特工的生涯。 进入中央苏区后,钱壮飞先后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等职,负责红军情侦工作。 1934年10月,他随军长征。“当时,钱壮飞所在的总参谋部二局被编入军委纵队。此后,他们随军转战湖南、贵州等地,一路从事侦查、情报工作。”退休前曾任湖州市党史办主任的潘渭民,追寻钱壮飞的足迹数十年。他说,当时国民党军队和红军双方时时都在运动之中,主要依靠无线电通讯,要掌握敌情,只能靠侦听。沿途,钱壮飞和同事们不仅始终保持了各级通信联络的畅通,而且及时、准确地向总部提供敌军行动变化的情报。 在钱壮飞纪念馆,有一处展览很特别:在贵州、四川和云南交界处,代表红军长征路线的红色箭头忽左忽右,突然转向西南,将代表敌军的蓝色箭头远远甩在身后。“这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之间,粉碎了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陆佩英讲解说,四渡赤水发生于遵义会议之后,“红军总能选择在敌人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包围圈,无线电侦听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遗憾的是,在四渡赤水后,钱壮飞就壮烈牺牲了,年仅39岁。纪念馆的尾厅陈列着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其中填写的钱壮飞“牺牲地点”是“贵州省息烽县沙土附近”,填写的安葬地点为“不明”,时间为1951年8月16日,发证单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队政治部。 后来,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深情地说起,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钱壮飞是在对敌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湖州日报) 721661-6867-1-国防广角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