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发布日期:2017-08-01 字号:[ ]


今天是8月1日,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90年前的今天,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登上历史舞台。

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和平年代,我们的军人依然默默守卫,舍小家为大家。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可爱的人,他们当中既有现役的士兵,无怨无悔的军嫂,也有热心拥军工作的新人……一起听听关于他们的“鱼水情”。

■飞身救人的“凌空哥”楼国彪:

生死一线他只想着救人

在见消防战士楼国彪之前,就不止一次听过他的事迹。

2014年6月18日上午,在湖城日月城小区的一幢居民楼12层的空调外机上,一名女子欲跳楼自杀。多方劝阻无效后,有着16年救援经验的楼国彪主动提出,从13楼跳下强制救援。经现场指挥同意,楼国彪在战友们的配合下,系着安全绳从13楼凌空飞下,一举救下了轻生女子。

2011年夏天,在湖城紫云小区,一对父女因为争执,父亲将大门锁死,不让女儿出去,谁知任性的女儿选择从5楼的阳台往下跳。幸好父亲抓住了女儿的双脚不放手。这时路过的群众看见了,立刻报警。楼国彪赶到后,因为大门被锁死,就从4楼的邻居家穿过,站在阳台上牢牢托住女孩,坚持了10多分钟的父亲这才松了手。重量一下子落在了楼国彪的手上,他咬牙拼命地托举着,看准时机后顺势往房间里翻滚,将女孩救了下来……

当兵19年,像这样生死一线的救援事件,楼国彪不知经历了多少。“到今年,我在消防队已经工作了19年,大火无情,哪怕一秒钟的犹豫,都可能失去一条生命。 ”楼国彪说,所以每一次救援,他考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救人。

作为一名消防战士,楼国彪参与灭火救援近万起,他和战友不仅要帮助群众处理马蜂窝、家里进蛇、钥匙忘在家门打不开等小事,还要进行火场救人、有毒气体处理、高空救人等需要面临生死考验的高难度救援,但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对于他来说,消防员已经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信仰。

那他到底有多坚定这份信仰?

妻子说,结婚时,他说自己再等两年就退伍了;两年后,他说,他还想在部队工作四年;就这样,四年又四年。

“只要部队还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楼国彪说,作为一名军人,他无愧于心。只是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心怀内疚,就连孩子出生他都不在妻子身边……不过,他相信,妻子和女儿终会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拥军路上的“新兵”陆晓玮:

和平时期更不能忘记拥军

她是哥伦波太湖城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湖州市女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但同时,她也是湖州市社会化拥军协会的副会长。

她叫陆晓玮,她喜欢说自己是拥军路上的“新兵”。“其实一年前,对于‘拥军’我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是我们协会的‘拥军母女’李根娣、谈燕带着我开始了拥军工作。 ”陆晓玮告诉记者,一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拥军协会现任顾问李根娣参与了一次妇联组织的拥军活动。活动后,她萌生了建立拥军协会的想法,并且找到了陆晓玮。

“因为李根娣和家人一直在做一些拥军的工作,只是比较零散。比如说天热了就给部队送慰问品,送物资。 ”陆晓玮说,虽然这以前自己对于拥军工作知道的不多,但是觉得湖州拥军氛围一直很浓厚,为什么不把这些民间力量集合起来,更好地拥军呢?

于是,她也积极参与促成协会的成立,到今年“八一”,拥军协会成立正好一周年。

而陆晓玮作为女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也充分利用资源,将拥军工作当成了她们小组的特色“品牌”项目来做。

过去的一年里,陆晓玮带着女企业家们和拥军协会一起走进了武警支队、坦克团、九八医院、雷达站等等,为官兵们表演自编自排的精彩节目;去年年底,她还在自己的哥伦波太湖城堡里主办了军民联欢迎新年活动,把部队官兵和热心的拥军人士一起请过来,为他们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这一年时间,也让她这个“新兵”对拥军工作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她多次为协会出谋划策,比如成立拥军艺术团,她还提议开展军地联谊相亲活动,利用企业家资源,为退伍军人、军属就业打通招聘渠道,优先为退伍军人和家属提供就业机会。“如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是这和平背后是军人的负重前行。天灾人祸面前,军人永远冲在第一线。 ”陆晓玮说,所以,和平年代,更需要我们去拥军。

■当不了女兵当军嫂的李云:

结婚4年 每年见两回

对李云的采访只能通过电话,因为经过4年的异地婚姻之后,她决定带上女儿随军去。如今,她正在青海格尔木,享受难得的家庭生活。“其实做这个决定,对父母挺抱歉的。毕竟我是独生女,到了我父母这个年纪,谁不想子女绕膝呢? ”90后的李云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李云出生在南浔区和孚镇长超村,很小就在奶奶的教育下立志要当兵,嫁给军人。“因为奶奶年轻的时候,遇到过解放军,得到过他们的帮助。所以在我们家,一直对军人很崇拜。 ”李云说,自己的三个堂哥、姐夫都参过军,可惜自己毕业后没机会参军,直接接手了父母的服装企业。

不过嫁给军人的想法,她一直没改变。“实话说,跟老公从谈恋爱到结婚,我才真正明白军人有多不容易。 ”李云的丈夫军校毕业后就去了青海,部队一年就一次休假;而李云作为企业负责人,工作也很忙,女儿出生后她又一直坚持自己带,两个人只能靠着手机、视频诉说思念,一年见面的机会也就一两次。“女儿是剖腹产,特意赶在了他在家的时候,可是我还没出月子,他就得归队。实话说,当时心里真的有点心酸。 ”李云说,到青海没有直达的飞机,只能转机。即使一早7点出门,到了那也要晚上9点多。运气不好的时候,得等到第二天才能到。

如果只是距离,他们还能克服,但是彼此伤痛和生病时,无法陪伴在身边的孤单和无助,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前年秋冬开始,一直到去年上半年,李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发着高烧的她依然要照顾孩子,忙工作。而丈夫野外集训,也难免会有受伤的情况。不在身边,两人只能为彼此担心、心疼。“女儿两周岁了,也开始懂事了,我不希望她缺失父爱,也不希望丈夫错过孩子的每一次成长。 ”李云说,所以她和丈夫考虑再三,也征求了父母的意见,最终决定暂时将生意交给父母来打理,而她自己带着女儿赶赴青海,从头开始。(湖州晚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