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纪肃军威,铁律铸雄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英明决断,亲自擘画推动军队正风肃纪反腐,指明“政治生态绿水青山”这一目的地,确立“永远在路上”的时间表,闪耀真理光芒,蕴含意志定力,充满实践智慧。
全军和武警部队听令而行、闻令而动,制定出台一系列纠治特权、匡正风气的政策规定,既严上又严下,既治大病又医小患,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既抓清理整治又抓制度完善,一个风清气正、开新图强的军营政治生态正在形成,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以上率下,立身为旗——
强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制度保障,持之以恒抓住“关键少数”
视察原陆军第16集团军时,习近平主席讲过一个以身作则的故事: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和国民党军队很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的干部带兵打仗都冲在前面,喊“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则往往是站在后面,让士兵“给我上”。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人心向背,胜负立判。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土地革命时期,党和红军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士兵同吃红米饭、同喝南瓜汤;抗日战争时期,为克服经济困难,毛泽东、朱德参与种菜,周恩来带头纺线……党和军队领导人不搞特权、立身为旗,才带出了人民军队的好作风,孕育出强大的战斗力。
伟人的风采光泽,总是在历史的星轴上交相辉映。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党的领袖、三军统帅,习近平主席带头制定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为全军官兵树起了榜样。
三军将士清晰记得,在冰封雪裹的北疆边防,习近平主席踏雪原、登哨位,与战士们一起巡逻执勤、站岗放哨;在椰风轻拂的南国海疆,习近平主席上战舰、下舱室,询问官兵冷暖,了解装备性能;在革命圣地古田,习近平主席与基层官兵代表同吃“红军饭”,畅谈知心话……
“强军之要,唯在得人。”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主席反复叮嘱、时刻提醒,为“关键少数”在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指明了方向。2015年4月,中央军委颁发《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中,言简意赅的“10个必须”,警示昭昭的“46个决不允许”,进一步释放出严抓 “关键少数”的鲜明信号。
紧跟步伐,看齐追随。全军各级领导干部扛起担当之责,高扬表率之旗——
西部战区陆军党委常委走上高原研战议训,数百名团以上领导干部面对改革一心铆在训练一线;西藏军区某旅党委常委带头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定期如实汇报个人事项,接受官兵监督;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旅长驾直升机首飞、团长打响“第一枪”……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是改革强军响亮的“冲锋号”。
在“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教育中,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学习、带头上党课、带头承诺践诺、带头整改问题,使党内风气不断改善,党的肌体更加健康。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5年来,全军每年都有数万名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蹲连住班,军级以上单位把财力物力人力向基层聚焦倾斜,下大力解决取暖供电、吃水用水、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官兵。
遵规守纪走前列,勇立潮头打胜仗。5年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上率下”等热词深入人心,军队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空前提升,引领部队向着强军目标不断迈进。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释放有责必问、有问必严强烈信号,铁律生威营造新风正气
在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近日召开的“官兵恳谈会”上,旅党委对基层官兵反映的党委机关作风方面数十条意见逐一回复解答,相关当事人被现场问责,部分问题直接整改。旅领导告诉记者:“官兵的民主监督,已成为旅党委机关‘修身、律己、用权’的一面明镜,激励着党委领导和机关干部正作风、塑形象。”
官兵民主意识的增强、监督权利的有效行使,折射的是全军部队正风肃纪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推动下,中央军委出实招、动真格,打出作风建设组合拳,让广大官兵亲身感受到了新变化、新气象、新风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迈上新的征程。
回望走过的来路,更能感知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次正风肃纪的刮骨疗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铁腕反腐,严肃查处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等大案要案,百余名违法违纪的军级以上干部受到查处。中央军委对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工作作出部署后,全军各级迅即行动,全方位清理清查,深层次除弊清源,彻底铲除“树倒根存”的土壤,切实纯净官兵思想、纯洁干部队伍、纯正政治生态。
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惩处力度。各级用好纪检、巡视、审计“三把利剑”,发现一批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2015年3月,中央军委纪委通过军队媒体集中公布了14名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信息,引发全军全社会强烈反响;2016年,全军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调查445件、给予纪律处分4885人……
在习近平主席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正风反腐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军队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全军信仰信念更加坚定,纪律规矩更加严明,干部队伍更加纯洁,部队风气更加清爽,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这是一次军营风气的全面净化——
在新疆军区某团,一名干部探亲无故超假,受到降职处理;在东部战区陆军某旅,一名干部在外培训期间违规饮酒,被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在火箭军某部,一名干部收受战士的土特产,受到严肃处理……
律令如铁,执纪如钢。一个个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形成了强烈的警示效应。
既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年来,正风肃纪持续发力,党风廉政建设的螺丝扣不断拧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从纠治“四风”到深化“四个整顿”,从开展8个“专项清理整治”到治理基层“微腐败”,从端正选人用人导向到狠抓训风演风考风……
中央军委下决心清理整治,刹住了许多曾被认为“无法改变”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大批司空见惯的“军营陋习”和作风难题,大江南北座座军营清风劲拂,部队上下作风形象焕然一新,进一步凝聚了军心士气,为战斗力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围绕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这个关键,法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净化军营政治生态不会一蹴而就,风化俗成仍需时间。
从毛主席在西柏坡提出的“进京赶考”六条规定,到今天的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制度建设一直是我党我军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作风建设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2014年,经习近平主席提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写入全会决定,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2015年2月,经习近平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印发全军,为军队法治化建设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依法治军,关键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全军上下纠建并举,从《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到《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管理的五项制度规定》;从《军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到《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规定》;从《关于加强军队基层风气建设的意见》,到《关于军队经济适用住房超面积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纪律的绳索越勒越紧,一条条红线缚住了“任性的权力”,领导干部谨慎用权、如履薄冰成为常态。
不少党员干部感慨,一大批正风肃纪政策规定的出台,使部队建设各个领域、领导用权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规定,“钻空子”“打擦边球”的空间越来越小,“走后门”“行潜规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更多的官兵坚信:守法度者最快乐,守规矩者最自由!
在军队调整改革进程中,着眼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这个关键,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区分和配置权力,调整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军委审计署;建立军队巡视工作机构和制度;军队派驻纪检工作启动,军委纪委10个纪检组全面进驻军委机关部门和各战区;全军军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军队正风肃纪一系列新招实招,不断织密收紧正风反腐的大网,构建起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从严治军的制度基础更加牢固,强军之基更加坚实。
军委纪委全面规范议事决策、工作统筹、办文办事等工作流程,有力有序抓好纪律检查、军政监察和巡视等各项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与此同时,从严格人员抽组、强化业务素质、建立临时党组织、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出台具体措施,立起执纪审查队伍建设标准和依据。
循规蹈矩,蔚成方圆。在中央军委示范带动和强力推动下,全军各大单位把党风党纪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狠抓建章立制,细化配套制度规定,确保贯彻不走样、落实无变通。
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军委纪委统一部署,全军各级上下联动、多方协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打响:先后对452个团级以上单位作风建设情况展开明察暗访,有13个单位党委、纪委和30名领导干部被追责问责,95人受到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清风扬正气,肃纪聚兵心。跨区演习、海外维和、抢险救灾……5年来,在各项重大任务中,从军委机关到基层部队,从个个中军帐到座座练兵场,全军部队以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正朝着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阔步前进。
722918-6867-1-国防广角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