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起一个好听又尽量不重名的名字,是很多初为父母的人最头疼的问题。昨天,市民陈先生就拨打党报热线,询问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查询新生儿是否重名。
名字寄托着家长的美好期许,不少准爸爸、准妈妈从孩子孕育之初,就已经开始琢磨宝宝的名字了。家长取名一般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最大限度减少与他人重名。而根据网上的数据,“2010后”里有些字热到发烫,女孩名字中诸如“涵、梓、怡、子、萱、欣、可、佳、梦、琪”,男孩名字中带“轩、浩、子、宇、然、博、文、涵、皓、昊”也不在少数。
今年29岁的陈先生,女儿刚刚出生,他说还没怀孕两个人就商量孩子将来叫什么。因为陈姓是中国的大姓,重名的几率太大。给女儿想了几十个名字,家里人还进行了投票,希望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名字虽然是个代号,但是将伴随一生,还是希望谨慎一些。”陈先生说他希望女儿将来的名字能比较好记,现在家里人达成共识,给女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是想看看重名的有多少。
记者从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公安窗口了解到,以后市民给新生儿查询重名业务不用专门跑来窗口了,市民上网就可以查询。目前浙江政务服务网已开通新生儿重名查询服务。针对陈先生的情况,可以上网搜索“浙江政务服务网”,在主页面下“便民服务”类别中直接可以找到“新生儿重名查询”的选项,只要输入要查询的姓名,提交后等待查询结果,跳出一张包含所在地区、同名同姓人数的统计表格,表格末位处为省内重名总人数。
此外,窗口工作人员表示,市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均可为本市户籍居民新生儿取名提供重复姓名查询服务。市民如有需要,也可就近到辖区派出所进行免费查询。
对于孩子取名,工作人员建议:家长取名不能过分追求标新立异,以免小孩初学写字书写困难,或受计算机系统姓名录入字数限制。
据介绍,符合更名申请的主要有以下情形:由乳名改学名;收养或解除收养、父母离异或再婚等原因需要将子女姓名变更且双方生(养)父母协商同意更改的;名字冷僻、怪异使用不便;因公安机关户口登记、管理工作造成公民姓名差错的。
值得注意的是,公民变更姓名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母姓,使用国家规范汉字。 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应当经父母双方或者或收养人、监护人协商一致;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还应当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一般不得变更姓名,确有正当理由,由本人申请。
记者了解到,确需申请变更姓名的市民可凭变更姓名的书面申请,本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单位、学校准予变更的证明或街道证明等相关材料等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更改。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变更姓名的,必须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