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怎样占据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习近平这样说
发布日期:2018-08-28 字号:[ ]


  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首超8亿。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指出,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

  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要增强阵地意识,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尽快掌握网络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

  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国际传播能力:“他塑”而非“自塑”,存在“逆差”、“反差”、“落差”

  国际舆论格局目前西强我弱”,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小偏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

  要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時新表述。

  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