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流行和普及,家长微信群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但是,微信群在给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近日,市民柳女士致电党报热线,反映自己所在的家长微信群就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烦恼。
柳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她和班里的其他家长一起加入了家长微信群。平日里老师布置作业、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等,甚至家长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这些工作都可以在家长群里来完成。但这对柳女士来说,却添了块儿“心病”。尤其,当老师在群里发布孩子学习成绩、点名表扬或批评的时候。“我儿子学习成绩不怎么样,每次都在被点名批评的行列,作为家长挺没面子的。”柳女士觉得微信群不时发布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她十分苦恼,其他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固然觉得没什么,但对于一些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家长而言,却形成了一种压力,家长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些家长和老师,发现这些班级群、家长群也遭到了他们的吐槽。在一些家长看来,很多家长群已经沦为了“攀比群”“马屁群”,既让人生厌,又让人无奈。一些家长喜欢在群里晒自己孩子所取得的各种成绩、荣誉,比如:画画比赛获奖了,跳舞比赛获奖了,出国旅游的各种照片等等。
还有些家长为了讨好老师,无论老师随便在群里说句什么话,家长又是点赞,又是送花,或者是一片讨好、奉承的话。因此,这些家长微信群被戏称为“戏精群”。这样的结果,既让老师感到难为情,同时也让其他家长不满。
除此之外,这些家长群在无形当中还变成了“广告群”,“请投一票”“请关注公众号”之类的消息,时常活跃在一些家长群里,让很多家长不堪其扰。有不少家长甚至表示,自己都会屏蔽这些群的消息,定时上去看一眼就好。其实,家长群就是供老师发布各种信息,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快速高效、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这些家长群变了味道,这样真的好吗?记者采访了相关社会学专家,专家表示这个群本身是加强联络的,是一个好的工具,对工具本身,我们不能做价值判断。在群里怎么表现,怎么利用它,就要好好做下价值判断了。
党报热线也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和老师,应当真正发挥家长群、班级群本身的作用,而不要让这些群成为孩子和家长一味攀比的负担和累赘。老师在建群之初,也可以把规矩立好。一些不适宜在家长群内发布的内容,要趁早讲明。对于个别家长的不当行为,可以私聊提醒。(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