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亲子共读时间,南浔区南浔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何幕一都会和妈妈朗读一则童话故事——《一坛水的胜利》。“这是我自己联想创作的童话,我想用猴子妈妈和小猴子共同捍卫森林的故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主题。 ”何幕一说。
据了解,南浔实验小学一直以来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日常管理等教育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从小在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好种子。“每个孩子都会背诵这24个字,也天天跟着校园广播唱着《核心价值记心头》等歌曲。尽管如此,但总会有一些学生难以真正领会这24个字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有效践行。这种情况在低中段的小学生中尤为明显。”南浔实验小学教师陈晓乡说。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去年年初,一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小学生童话创作融合的大胆设想在陈晓乡的脑海里萌生。“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的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所喜爱的。让课堂上的童话创作活动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阵地,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式。”
陈晓乡和其余3名教师迅速成立课题小组,制定方案,明确分工。“我们在教室黑板报上开设‘我们的小童话’专栏,主要面向2至4年级的中低段学生约稿。”陈晓乡说。
通过一次次指导,一次次修改,一则则故事慢慢成型。该校401班的许乐新抽取到了“敬业”二字为故事主题后,为了引导孩子了解敬业,妈妈以退休爷爷依旧发挥余热和爸爸爱岗敬业不倦怠的故事作为启发,最终引导许乐新创作了童话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并被收录在该校自编成册的《小童话、大故事》中。“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累积收录了100篇小童话。我们会利用校文化长廊和小水晶广播来展示这些优秀故事。”陈晓乡表示,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开展讲故事比赛、童话演绎等延伸性活动,让更多学生体会到编演自己创作童话的乐趣,也静待播在他们心中的种子开花结果。(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