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湖州市潮音桥、道场山祈年题记、太湖溇港和安吉永安寺塔成功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升至28处。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听听文保专家对这4处新晋国保单位的解读。
潮音桥
作为湖州主城区唯一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潮音桥(见上图)最大特色在于高颜值。该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重建。造型上整体呈弧形,具有明代拱桥古朴、圆润,形制精美的典型特征。远望如长虹卧波,颇具美感,是江南薄孔薄墩造型的典型代表。用材方面,以紫色武康石为主,间用白色太湖石,色彩搭配合理美观。此外,潮音桥题记信息丰富,历史传承关系清楚,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道场山祈年题记
道场山祈年题记最大的特点是“奇”。一奇,所述有如神迹。碑文中记述了“达鲁花赤”囊加斛骑马至城南玉湖旁,天光刚放亮,远眺道场山山顶的多宝塔屹立于半空中,有光亮如日轮般出现在塔身外,升降共三次。二奇,奇在是有确切纪年的元代文物。这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都非常罕见。第三奇,是题记内容反映了元代江南地区传统农耕习俗得到蒙古族官员的充分尊重,是研究元代地方行政长官的汉化程度、南方蒙汉关系难得的实物资料。另外,题记文字遒劲有力,也是难得一见的元代书法作品。
安吉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原名灵芝塔)建于自然山体的岩石上,为八面十层叠涩檐仿楼阁式砖构实心塔(见右图)。经专家考证并结合塔刹构件题记和天宫中出土的金涂塔铭文记载,确认该塔始建于五代并在宋代进行过两次大修,目前保存完整,是浙江境内现存最早的古塔之一。其层脊上用瓦条垒置陶脊鲁,在浙江乃至全国极为罕见,为研究五代吴越时期的古塔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目前,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升至28处,包含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六大类。”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发挥效益,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
太湖溇港
太湖溇港最大的特点是“大”。首先是影响大,具有世界知名度,被列入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其次体现在规模大。历经2000多年持续发展,太湖溇港逐步形成了河渠纵横、圩田横布、管理科学的溇港圩田系统,东起苏州吴江、西至湖州长兴县、北至太湖南沿、南至頔塘,由太湖堤防体系、溇港横塘体系、溇港圩田体系以及相关水利文物构成庞大水利系统,是我省规模最大的遗产体系之一。
它的大还体现在以太湖溇港为基干构建了太湖南岸独特的人文大景观。太湖溇港圩田系统把湖州城区与织里、旧馆、南浔等市镇和大量乡村,联系成为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在空间上呈带状的湖州滨太湖城-镇-村-圩田人居环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