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生态环境
乡土颜值如何做“加法”
发布时间:2019-10-24 10:03 字体:【


  江南水乡南浔,白墙黛瓦绿树,小桥流水人家,是画亦是诗。在这样如画的风景里,如今古村荻港、花海石淙等一个个美丽乡村纷纷绽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各展风姿,让南浔全域美丽“秀色满园”。

  近年来,南浔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落实“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决策部署。2017年以来,该区围绕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区的目标,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规划区外154个美丽乡村全覆盖。

  今年是南浔区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的收官之年,又是美丽乡村示范区创建的关键之年,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跑出加速度,坚持高质量,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南浔正全力以赴。“以‘十线十景十小镇’建设为总抓手,坚持大投入、大推进、大建设,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建设南浔‘大花园’。”南浔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表示。3年来,南浔区累计投资超15亿元,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成功打造12个美丽乡村小镇、10条美丽乡村景观线,还建成了一批精品村、扩面提质村。

  如今,一幅“水清白鹭飞,岸绿游人至”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串珠成线美丽乡村颜值高

  美景引客,文化留客。日前,走进南浔镇辑里村辑里湖丝博物馆,各类传统农作工具、艺术品以及其他有文物价值的物件一一陈列,吸引了游客们驻足。“每天客流不断,如今这个博物馆可是我们的招牌了。”辑里村的村民乐呵呵地说,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丝绸、农耕、传统技艺等多个元素,走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之路。

  辑里村传统文化的打造是南浔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从2017年起,南浔区提出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着力构建“十线十景十小镇”全域覆盖的美丽乡村新格局,一个个乡村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不断发力——

  在旧馆镇,港胡村和新兴港村是两个一河之隔的百年古村,港胡村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历史古村落修复等一系列项目,各项硬件设施大幅提升;新兴港村通过多轮土地流转,盘活发展空间。如今位于两村的港廊湿地小镇雏形初现,总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内容涵盖生态观光、田园体验、古村风情等多个板块。

  在南浔镇,息塘村这几年“内外兼修”,“采菊东篱”“时光列车”“雅集庭院”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已成功落地,该村先后获得了“中国魅力水乡”“湖州市美丽乡村”等荣誉,见证了村庄环境治理后的成效。

  此外,千金镇商墓村以“福荫商墓、童心商墓、彩色商墓”为主题,围绕海棠公园核心区域打造彩绘古村,建设剪纸文化馆等,眼下已经完成全村土地流转,引进了2个农业项目,2个旅游项目;石淙镇石淙村以“田园花海、民俗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乡村旅游金名片,已引进了餐饮类项目5个……

  “乡村振兴,不只是村容村貌整治,而是要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整体上带动乡村的综合发展。”南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南浔区各村庄特色亮点逐步显现,已建成石淙村、息塘村、民当村、荃步村、七星桥村、商墓村、新兴港——港胡村、荻港村、向阳村等9个美丽乡村小镇,完成总投资达2.3亿元,新荻村、竹墩村、后坝村3个美丽乡村小镇计划于年底前完成。

  通衢大道村民坐上“幸福车”

  今年国庆长假,在双林镇向阳村党群创业园内,进村的向阳大道上聚集了不少外地游客游玩采摘,这对附近的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新的进村公路建好了,交通方便了,发展集体经济、乡村旅游都可以一展身手了。”双林镇党委委员、向阳村党总支书记杨祥春感慨地说,如今,村里能有这样的景象,完全是托了新“向阳大道”的福,作为墙莫线公路至向阳村公路的改建工程,这条道路全长14.4公里,经向阳村,路面宽度为8米。

  道路通而百业兴,促进美丽乡村经济的发展,“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南浔区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区域全覆盖,从2017年到2019年,计划投入资金54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500多公里,实现通行政村公路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农村公路等级提升38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3.2亿元。

  同时,南浔区全力打造历史人文、自然风景、生态富民、科创产业四大主题走廊,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产业”“四好农村路+旅游”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和孚荻港古村落、石淙田园花海、千金童荫小镇、南浔采菊东蓠、百里樱花大道等乡村旅游景点,全区接待游客成倍增长,不断推动“美丽公路”向“美丽经济”转型。

  四通八达的道路,让农民坐上绿色发展的“幸福快车”。如今,一条条延伸的美丽公路不仅为百姓出行提供了舒适的行车环境,也把风景绣织在了路上。今年,南浔还将陆续完善“四好农村路”环线,从竹青线——菱湖——墙千里——石淙——莫蓉——湖盐线——练市——浔练线,再通过湖浔大道、和菱线连接竹青线,筑构起串联景点,未来沿着这个环线行驶就能将南浔的大片风景赏个遍。

  擦亮底色梦里水乡绿意浓

  道路通,乡村美,如今的南浔,绿色发展底气十足。今年,南浔提出新的美丽河湖建设思路和理念,即建设河湖管理法治化、河湖安全保障化、河水供给资源化、河湖环境生态化、河湖民生共享化的“五化”美丽河湖,将河湖综合治理与产业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文化旅游建设相结合,全域推动美丽南浔建设。“和孚漾的变化太大了,看着现在的美景你无法想象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在秋初的季节走进和孚镇,一条水域宽阔、生态宜人的美丽河湖映入眼帘。和孚漾是南浔区最大的湖泊漾荡,水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和孚漾综合治理项目列入2017年湖州市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如今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如和孚漾一样,南浔区的一条条河湖正在美丽转身。“通过防洪排涝、清水净河、文化景观等三大工程层层递进,让河水变清河岸变绿,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南浔区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浔区历来湖漾密布,面对繁重的河湖治理任务,南浔更是深入谋划、全力争取、整合资源,谋划了“百漾千河”综合治理工程,将美丽河湖建设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等相结合,随着美丽河湖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南浔区大部分水体经历了从浊到清、由净到洁的过程,“水晶晶”的南浔美景正一步步再现。

  立足生态,擦亮发展底色,南浔一直不遗余力。近年来,南浔区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区力争完成4个镇(以及中心城区60%)、70个生活小区、7个工业集聚区、16个餐饮集聚区的建设任务。

  “要注重源头管控,大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和美丽河湖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治水成果,以治水的实际成效造福百姓。”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利用水下机器人实时影像视频等高科技手段,彻查各类污染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网数据库,做到无遗漏、无盲区、无死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