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文字头条
“三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蝶变
发布时间:2019-12-02 08:46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芦笋鲜,白鱼肥,休闲农耕瓜果也飘香……”近日,在长兴县林城镇北汤村的文化礼堂里,优美动听的村歌吸引着游人驻足。如今,北汤村这片美景得益于该村探索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健全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用法治来“定纷止争”,用德治来“春风化雨”,用自治来“消化矛盾”,极大地助力了北汤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从今年利用文明诚信档案工作这一自治抓手以来,该村村民在移风易俗、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工作的主动参与意识有了极大提升,极大地减轻了村庄治理的压力,提升了村级事务的日常管理效率。“我们村有一位村民王宝胜,今年年初,正值49岁生日寿礼,因为生意不景气,家里人想要摆酒来点喜事,王宝胜听说这个事后,取消了摆酒,为其他村民树立了榜样。”北汤村党总支副书记汤小丽介绍,在构建自治体系的基础上,以村民需求为起点,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村民求助,通过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邻里帮扶,提供代办服务,保证民生事项在最短时间、最近距离办结。”

       在探索德治创新的路上,北汤村借助村里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书记、老教师和乡贤会的榜样力量,深入开展和宣传文明实践活动,让全村形成了人人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示范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的良好氛围。“2014年起,在每年的年终大会上开展好家风评选,700多户家庭挖掘自家家风家训,村委通过整理成册,把好的家风家训发在村民群、写在新村墙上等多形式宣传,家风渐渐形成良好的村风。”汤小丽说。

       为建设平安北汤,推动法治建设,北汤村依托智慧警务室、社会治理工作室、法治长廊等普法学法阵地,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向村民宣传农业生产与农村土地承包、家庭婚姻、五水共治等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组建守村护民巡查队,把违法行为遏制在摇篮里。“通过‘三治’探索,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干部队伍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提升,乡风文明得到提升,群众素质得到提升。”北汤村党总支书记汪海浪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