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文化旅游过新年已成了春节期间不少家庭的首选模式。春节长假期间虽有阴雨水打扰,但我市文化旅游市场依旧保持红火状态。据统计,全市各大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和文化场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9.2万人次,同比增长9.8%,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4亿元。
据了解,春节长假,我市丰富的文化活动、优质的旅游产品、便捷的市内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南浔古镇、中南百草园、太湖龙之梦等各大主要景区游客呈现井喷趋势,均出现了一票难买、一床难订、一桌难求的现象。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品牌效应明显,共接待游客41.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89%,总收入1030.75万元、同比增长15.44%;黄金湖岸景区异军突起,接待游客47.51万人次、同比增长8.6%,总收入165万元、同比增长65%;浙北大峡谷门票总收入 55.7万元,同比增长47.6%。
“为全力保障游客和市民在湖州过大年、品文旅大餐,春节期间,全市各级文化场馆(所)、各类景区景点创新文化旅游活动形式,加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共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超2000场次。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城市书房免费对外开放,并组织各类展览、年俗活动庆新年。各地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志愿者以小分队形式送戏、送演出,连续24年举办“湖城春晓”文化下基层活动;吴兴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长兴县100余场“乡村春晚”和“金猪贺岁”文化惠民系列文艺演出,德清县走进德清新年朗诵会、新春越剧专场演出,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自编自演文艺演出欢庆金猪年,营造了欢快祥和的湖州年。
年俗体验热闹非凡。我市各大景区、旅游饭店和文旅企业深入挖掘湖州文化老底子,举办形式多样的年俗活动。市文化广电旅游部门推出2019文化旅游新消费行动暨“欢乐湖州年”第七届中国·天下湖品狂购节,联合吴兴区推出文化旅游“月月红”系列活动暨第五届中国·菰城文化旅游节;南浔区推出非遗大集市,度假区推出“太湖之光”第四届南太湖国际彩灯会,德清县推出“莫干山镇民俗文化节”、第十九届浙北乾龙灯会,长兴县推出“上海村”过大年系列活动、“福”到仙山湖活动,安吉县推出“年味在安吉”系列活动,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另外,各大景区景点围绕“欢乐湖州年” 2019文化旅游新消费行动,推出“文化+”“旅游+”的节庆文化活动。比如,太湖龙之梦推出“来龙之梦过大年”套餐服务,加上免费开放快乐农场、万亩梅园等项目,共接待各类游客近10万余人次;浙江自然博物馆、长兴太湖博物馆、东方梅园古木馆等场馆推出“来湖州过大年”迎新春活动,广受欢迎。
据统计,我市旅游客源市场依然以江、浙、沪为主体,占比达80%以上。开元芳草地等国际品牌酒店和乡村旅游精品客房入住率达85%以上;以裸心谷、法国山居等为代表的高端“洋家乐”一房难求,长兴“上海村”500余家民宿共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月亮桥”、渔人码头、湖州影视城等滨湖景点吸引游客47.51万人次;中南百草原、安吉竹子博览园、浙北大峡谷等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均增长25%以上。(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