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限制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困境,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去年9月,我市设立农业产业扶持类基金——强农产业基金,基金规模2亿元,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增强湖州农业品牌竞争力。这支基金运行半年多来,效果如何?请看——
1.强农产业基金姓农支农
市强农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对湖州市强农产业基金第四批投资项目进行公示,本批次计划扶持5个农业项目,拟发放贷款1300万元,期限一年。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扶持性投资项目14个,已投资项目7个,投资金额3510万元,将减少农业企业年度融资成本120万元左右。
放眼全国,如今在工业领域里,国内不少工业城市越来越重视发展产业基金,加快助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在农业领域,纯粹姓农支农的产业基金尚属罕见。这与我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这一目标密切相关。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州市强农产业基金总规模为2亿元,自2018年9月设立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相继出台了《湖州市强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湖州市强农产业基金投资方向》,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帮助农业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提升农业企业竞争力。
从这支基金的服务对象看,基金投资以市本级为主,以股权、债权或股加债的方式投资。基金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科技强农,重点投向现代渔业、湖羊产业、精品果蔬等主导产业,林下经济、农牧结合、稻渔共生等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兴业态,支持产业生态化发展和链条做长做强,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金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含),资金期限为一年。
2.破解项目发展资金瓶颈
产业发展的关键是项目。优质项目能否落地并有效运行,是基金运作成功与否的标尺。
近日,获得强农产业基金100万元支持的湖州咩咩羊牧业有限公司,已顺利申请林业用地指标,6月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包括5幢羊舍和有机肥料的加工基地。“咩咩羊”牧业成立于2007年,位于吴兴区埭溪镇联山村,是一家专业饲养纯种精品湖羊的企业,拥有国家级湖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国家湖羊保护区核心保种场。“咩咩羊”旨在打造全市亮点,三到五年内成立研发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打造精品湖羊一体化品牌。“咩咩羊”法人代表项继忠介绍:“一直以来,农业企业生产存在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的劣势,现在有了充足的流动资金,可以让企业更有自信地带动当地农民寻找更好的价格入市;资金是项目推进的血液,能更高效地推进规划建设的进程。”
6月4日,记者走进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时,理事长孙建龙兴奋地为记者展示刚刚安装到位的大米深加工流水线设备。“这台设备花了200多万元,强农基金为我们投放了250万元,如果没有这笔钱,增添设备不知要等到哪一年。”孙建龙说,尹家圩合作社每年加工稻米2000多吨,“尹农牌”大米逐渐做出了名气。以前合作社大米加工设备较为落后,米质虽好,但卖相不佳。新购设备在稻米脱壳、色选、抛光等环节增加了多道程序,不仅出米率高,大米卖相也提升了,以后“尹农牌”大米将会走进更多高端市场,大米价格至少提升30%以上。孙建龙说:“合作社没有房产抵押,正规走银行贷款程序真的很难,强农产业基金利息优惠,申请简单,我今年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劲头更足了。”
每一个农业企业发展,其背后都关联着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菱湖渔二代、国际顶尖级的物联网专家沈杰博士感同身受。对焦传统渔业痛点,沈杰返乡创业一手创办起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养渔业相结合的科技型平台公司,“庆渔堂”致力于打造渔业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体系,帮渔民“养好鱼、卖好鱼”。作为公司的起步业务,平台可为每一个渔民提供技术手段监测、净化鱼塘生态环境来实现标准化、绿色健康养鱼。目前服务户数达7000多户,由于有了物联网的监测,渔民不再起夜巡塘,饲料投放更加精准,鱼浮头死亡率下降到几乎为零,据测算,仅这一项服务,一个10亩的鱼塘一年可增收6000元。强农产业基金以委托贷款的形式投资50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大数据平台、APP、设备等的研发、维护以及产品的推广。今年,“庆渔堂”服务用户有望突破2万户,服务范围已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同时,公司也将不断开拓农业物联网金融服务、生态渔仓服务等,帮助农户增收,帮助消费者保障品质,帮社会保护生态,全面打造数字渔业新经济模式。沈杰说,我们有信心将湖州打造成为引领全国数字农业发展的标杆,在湖州建成中国智慧渔业大数据中心。这也与湖州市政府产业发展和城市大脑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强农基金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更给予我们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日,随着暑期的临近,由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荻港鱼庄开展的研学游项目,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关注,报名人数众多。荻港徐缘公司是集餐饮、旅游、住宿、养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开发公司。目前,园区内外有1000亩的淡水鱼养殖区, 200多亩果蔬基地。强农产业基金以委托贷款的形式投资300万元,主要用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配套设施提升。可以预见,未来荻港鱼庄带给广大游客的消费体验将更加多元化。
不难看出,已公示投放的这几期强农资金,主要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新兴智能产业、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布局,这对于提振我市农业企业发展信心,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
3.项目定期入库选优投放
强农基金是农业产业扶持类基金,采访中,不少农企负责人咨询,如何让基金扶持产业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不打折扣,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自身企业又如何获得强农基金的垂青?
记者从市强农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强农产业基金实行名单制投资管理,符合条件的农业类企业,可以向各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自主申报,由各区负责进行初步审核后,定期将符合投资条件的企业纳入“强农基金项目库”,并报批市农业农村局审核汇总,由市农业农村局将强农基金项目名单库推荐给市产业集团旗下强农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根据项目名单库选取优质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并提交其投委会进行审议,待基金公司审议通过后提交市强农基金投决会最终决策,基金公司根据决策结果进行资金投放。
市产业集团负责企业尽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市强农产业基金项目库的农业类企业,后续还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尽调程序:包括核查企业经营情况、财务信息、征信情况等,以确保企业资金需求合理、额度适当、风险可控等,尽调人员将定期及不定期对企业产品市场供需现状和前景进行专业调查,全方位地给予项目评级。这些投放的条件,将会主动与被动地结合,在前道环节上引导企业主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这为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规范引导的积极作用。